项昭宁与两只刚出生小雪鸟说话。两只小家伙身上已经长了一层短短细软茸毛,这些短小茸毛虽然不足以御寒,但看起来比出生时湿漉漉模样要好多了。
小家伙们刚刚吃完食物,大那只吃了三颗,小那只艰难一些,努力了半天才吃了一颗就不吃了。
项昭宁道:“小家伙,你怎么不吃呢,要像哥哥一样吃得多多才能长得,你看,你哥哥身上茸毛多密啊。”
小家伙像是听得懂一样,低低叫着,似乎想要靠过来。
项昭宁笑了笑,道:“今天不太冷。你们父亲和母亲都盼着你们能度过严冬呢。你们要努力哦。”
大那只咕咕叫着,小脑袋晃了晃,很可爱样子。
小那只便也跟着咕咕叫,小翅膀缩了缩。
项昭宁看得有趣,又道:“虽然你们父母不身边,可是我会经常来看你们,我陪你们过这个冬天好不好?”
项昭宁对人基本很少话,可是对这两只雪鸟却很喜欢讲话,尤其是得到了它们回应时候,就想陪它们讲话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每次她修行归来陪它们说话时,都似乎比前一次能感知它们情绪,能感应它们叫声表达意思。
比如现,项昭宁就感觉到两只小雪鸟对她依赖,像是把她当做它们母亲了。听到她说陪它们过冬,两只小家伙便很欢喜。
“阿笑!”王清润紫君府前空地上仰头叫了声。
项昭宁从上面雪鸟巢穴边伸出半个身子,然后对王清润摇了摇手。这几日项昭宁几乎每天都会来看小雪鸟,失去母亲与父亲关怀小雪鸟似乎也项昭宁身上寄托了感情。
王清润会心一笑,身形一动便到了项昭宁身边。
两只小家伙瑟瑟发抖地紧挨一起,小眼睛圆溜溜,小嘴巴都打颤。它们看着项昭宁,咕咕叫着,那眼神可怜极了。
王清润看了眼巢穴里食物,道:“这还不是冷时候,食物也够,慢慢它们就会习惯严寒了。”
项昭宁道:“今天早上它们吃了一点,看起来小家伙很聪明,它们母亲只教了一遍它们就都会了。不过那只大吃了三颗,小只吃了一颗,似乎吞咽有些困难。”
王清润道:“这种鸟很机敏。不过你不要与他们接触过多,小雪鸟还未开灵智,如果它们身上有太多人气息。会很容易被其他小雪鸟排斥。毕竟等开春它们若是活下来,就会被带去雪鸟家族。”他看了眼那个小得可怜没什么精神小家伙,心想若是没有人干涉话,这一只怕是撑不过冬天了。
项昭宁点点头,“我就是看看它们。并不干涉它们适应冬天过程。”然后对两只小雪鸟道:“小家伙们,我要走了,你们要好好。”
两人一起下来,项昭宁问道:“清润师兄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有事吗?”王清润每天生活很规律,他每日晨起去山上练功,一般要到日落才会回来。今天却是晌午回来。
王清润笑道:“我是来辞行。”
“辞行?”项昭宁诧异地看向他。“清润师兄要到哪里去?”
王清润转身看向远处风雪,“这三年与师父和阿笑一起论道修行,实受益匪浅。师父说要静而修身。也要动而修心,阿笑也说心道和功德比术法潜力量要大得多。我既然不是很懂,自然也想践行真理。”
项昭宁走上来与他并肩,“师父知道吗?”
王清润道:“知道。师父也同意我看法。”他侧过头,温柔目光就像春日冰融泉水。“阿笑。师兄不能陪你了。”
项昭宁知道他们总是要分开了,无论她与清润师兄。她与师父,还是师父与清润师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缘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道路,聚散本是常理,所以团圆才显得珍贵。
只是她没想到分别来得这样。
三年紫君山点点滴滴她还能清楚地回忆,可三个人中却有一人要先离开了。
王清润见项昭宁木着脸,虽然没表现出失落,但心中一定是有不舍。他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项昭宁脑袋,道:“阿笑,来日师兄悟道,再见之日便不远了。师兄希望那时不这里,不人间,而……”他笑着伸出食指指了指天上,那姿态既自信又洒脱。
项昭宁看着他,释然一笑道:“那我便等着师兄。师兄说到一定能做到。”这是个光明磊落男子,他是姬云华大弟子,是早跟随姬云华潜心向道人,他人如水,道也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王清润便是这样人,当你认真去接近他内心,才会发现他广阔胸怀,才会感受他亲切自然。正是如水性情和道义才让他一直稳坐天华门掌门大弟子位置,甚至代师行掌门之职。
姬云华把他教得很好。
王清润往前走一步,脚下虚浮起来。他没有回头,只落拓一笑,道:“青山不改水长流。”然后身形一闪,人已飘然远去。
项昭宁猝不及防,却又觉得这种方式多么适合清润师兄,她站原地静静看了会儿,自己也笑了。
修道之人是潇洒不羁,伤离别这种事情没意思了。山水有相逢,何必执着。
姬云华不知从哪里走出来,与她并肩站着,此刻温和笑道:“清润走了?”
项昭宁点头,“刚走。”
姬云华远远看着,风雪略略扬起他衣角,他也没有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项昭宁转头看向自己师父,道:“师父,你若有一天也要走,一定要告诉我。”那时天华山后与姬云华陪伴岁月于项昭宁来说实刻骨铭心。姬云华不告而别,项昭宁看来不是已然陨落就是独自找了个地方默默等死。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她难以接受。
如今她也是化神期修士,对万事万物看得开了些,可心中还是隐藏着深刻心结。
姬云华听她这么说,却笑道:“不,笑,若师父要走一定不会像清润一样来找你辞行。”
项昭宁瞪大了眼睛,“这是为何?”
姬云华笑了,“笑,要想成为强者是不能让自己轻易就有弱点。你要路还很长,无论你所修功法还是身体状况都不允许你没有强大之前便过早沉溺于温暖情感。”他转身看了看山壁上雪鸟巢穴。“心道要修,仁善之心要有,但真正仁善之人心并非常人所理解那种柔软。”
项昭宁认真想了想姬云华说话,似有所悟却又想要反对。
姬云华看着项昭宁矛盾样子,便道:“你也无需想得太多。有些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是不会真正理解。而道中理没有真正理解,便是认同也来得太浅。笑很好,不骄不躁,不矜不狂。”他目光定定看着项昭宁眼,似乎看进了她灵魂深处。“你眼睛与大部分人都不同,这很好……”
之后日子便过得很平常了。
姬云华每天便是修行,项昭宁除了修行还会去看那两只小雪鸟,陪它们说话。
如同王清润所预料那样,两只小雪鸟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不同起来。大那只越来越大,它身上羽毛浓密,很便能抵御寒冬;而小那只似乎没长多少,毛也长得稀稀落落,它吃得不多,随着冬日寒冷日子来临,他是没了精神,整日缩那里,小眼睛都没了光彩。
项昭宁原本是不想干涉它们自然物竞天择过程,但是看了几次之后到底还是忍不住了。
这时她蹲那巢穴面前,对那小小雪鸟鼓励道:“小家伙,你能行,多吃一点好吗?冬天就过去了。”
大那只旁边咕咕叫着,小那只却有气无力地看她一眼,然后缓缓眯着眼,叫也不会叫了。
昨夜大雪,大那只为小那只挡了一夜风雪,今日精神也不是太好。不过大雪鸟生命力十分顽强,这时看见项昭宁还是表现出兴奋。
项昭宁似乎听到小雪鸟心中深沉绝望,她心情便也受了影响。
她又陪它们说了会儿话,然后跳了下去,心神不宁起来。
姬云华看眼里,什么也没说。
到了晚上,凄厉北风直往山壁上撞,好他们所紫君府是坐北朝南,受到影响不大,不过风雪交加,温度低是难免。
项昭宁这些年因为五转原因恢复成了凡人作息,她吃山中果子和野兽肉,也会晚上睡觉,可是今日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石床上磨蹭了许久,终于起身出门,拿了颗夜明珠攀上了山壁。
还没到巢穴,她就听到那只大雪鸟几乎要嘶哑了叫声。她心中一惊,赶紧爬上去,发现那只大雪鸟焦急地用翅膀裹着小雪鸟,而那只小雪鸟缩成球状,小眼睛已经有些发灰了。
看见项昭宁来,大雪鸟努力想要扑过来,可是它太小了,只会抬翅膀和挪身子,根本还不会行走。
项昭宁感受到它们内心恐惧和绝望,她面对生命抉择,这时候便什么也不顾了。
小家伙们刚刚吃完食物,大那只吃了三颗,小那只艰难一些,努力了半天才吃了一颗就不吃了。
项昭宁道:“小家伙,你怎么不吃呢,要像哥哥一样吃得多多才能长得,你看,你哥哥身上茸毛多密啊。”
小家伙像是听得懂一样,低低叫着,似乎想要靠过来。
项昭宁笑了笑,道:“今天不太冷。你们父亲和母亲都盼着你们能度过严冬呢。你们要努力哦。”
大那只咕咕叫着,小脑袋晃了晃,很可爱样子。
小那只便也跟着咕咕叫,小翅膀缩了缩。
项昭宁看得有趣,又道:“虽然你们父母不身边,可是我会经常来看你们,我陪你们过这个冬天好不好?”
项昭宁对人基本很少话,可是对这两只雪鸟却很喜欢讲话,尤其是得到了它们回应时候,就想陪它们讲话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每次她修行归来陪它们说话时,都似乎比前一次能感知它们情绪,能感应它们叫声表达意思。
比如现,项昭宁就感觉到两只小雪鸟对她依赖,像是把她当做它们母亲了。听到她说陪它们过冬,两只小家伙便很欢喜。
“阿笑!”王清润紫君府前空地上仰头叫了声。
项昭宁从上面雪鸟巢穴边伸出半个身子,然后对王清润摇了摇手。这几日项昭宁几乎每天都会来看小雪鸟,失去母亲与父亲关怀小雪鸟似乎也项昭宁身上寄托了感情。
王清润会心一笑,身形一动便到了项昭宁身边。
两只小家伙瑟瑟发抖地紧挨一起,小眼睛圆溜溜,小嘴巴都打颤。它们看着项昭宁,咕咕叫着,那眼神可怜极了。
王清润看了眼巢穴里食物,道:“这还不是冷时候,食物也够,慢慢它们就会习惯严寒了。”
项昭宁道:“今天早上它们吃了一点,看起来小家伙很聪明,它们母亲只教了一遍它们就都会了。不过那只大吃了三颗,小只吃了一颗,似乎吞咽有些困难。”
王清润道:“这种鸟很机敏。不过你不要与他们接触过多,小雪鸟还未开灵智,如果它们身上有太多人气息。会很容易被其他小雪鸟排斥。毕竟等开春它们若是活下来,就会被带去雪鸟家族。”他看了眼那个小得可怜没什么精神小家伙,心想若是没有人干涉话,这一只怕是撑不过冬天了。
项昭宁点点头,“我就是看看它们。并不干涉它们适应冬天过程。”然后对两只小雪鸟道:“小家伙们,我要走了,你们要好好。”
两人一起下来,项昭宁问道:“清润师兄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有事吗?”王清润每天生活很规律,他每日晨起去山上练功,一般要到日落才会回来。今天却是晌午回来。
王清润笑道:“我是来辞行。”
“辞行?”项昭宁诧异地看向他。“清润师兄要到哪里去?”
王清润转身看向远处风雪,“这三年与师父和阿笑一起论道修行,实受益匪浅。师父说要静而修身。也要动而修心,阿笑也说心道和功德比术法潜力量要大得多。我既然不是很懂,自然也想践行真理。”
项昭宁走上来与他并肩,“师父知道吗?”
王清润道:“知道。师父也同意我看法。”他侧过头,温柔目光就像春日冰融泉水。“阿笑。师兄不能陪你了。”
项昭宁知道他们总是要分开了,无论她与清润师兄。她与师父,还是师父与清润师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缘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道路,聚散本是常理,所以团圆才显得珍贵。
只是她没想到分别来得这样。
三年紫君山点点滴滴她还能清楚地回忆,可三个人中却有一人要先离开了。
王清润见项昭宁木着脸,虽然没表现出失落,但心中一定是有不舍。他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项昭宁脑袋,道:“阿笑,来日师兄悟道,再见之日便不远了。师兄希望那时不这里,不人间,而……”他笑着伸出食指指了指天上,那姿态既自信又洒脱。
项昭宁看着他,释然一笑道:“那我便等着师兄。师兄说到一定能做到。”这是个光明磊落男子,他是姬云华大弟子,是早跟随姬云华潜心向道人,他人如水,道也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王清润便是这样人,当你认真去接近他内心,才会发现他广阔胸怀,才会感受他亲切自然。正是如水性情和道义才让他一直稳坐天华门掌门大弟子位置,甚至代师行掌门之职。
姬云华把他教得很好。
王清润往前走一步,脚下虚浮起来。他没有回头,只落拓一笑,道:“青山不改水长流。”然后身形一闪,人已飘然远去。
项昭宁猝不及防,却又觉得这种方式多么适合清润师兄,她站原地静静看了会儿,自己也笑了。
修道之人是潇洒不羁,伤离别这种事情没意思了。山水有相逢,何必执着。
姬云华不知从哪里走出来,与她并肩站着,此刻温和笑道:“清润走了?”
项昭宁点头,“刚走。”
姬云华远远看着,风雪略略扬起他衣角,他也没有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项昭宁转头看向自己师父,道:“师父,你若有一天也要走,一定要告诉我。”那时天华山后与姬云华陪伴岁月于项昭宁来说实刻骨铭心。姬云华不告而别,项昭宁看来不是已然陨落就是独自找了个地方默默等死。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她难以接受。
如今她也是化神期修士,对万事万物看得开了些,可心中还是隐藏着深刻心结。
姬云华听她这么说,却笑道:“不,笑,若师父要走一定不会像清润一样来找你辞行。”
项昭宁瞪大了眼睛,“这是为何?”
姬云华笑了,“笑,要想成为强者是不能让自己轻易就有弱点。你要路还很长,无论你所修功法还是身体状况都不允许你没有强大之前便过早沉溺于温暖情感。”他转身看了看山壁上雪鸟巢穴。“心道要修,仁善之心要有,但真正仁善之人心并非常人所理解那种柔软。”
项昭宁认真想了想姬云华说话,似有所悟却又想要反对。
姬云华看着项昭宁矛盾样子,便道:“你也无需想得太多。有些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是不会真正理解。而道中理没有真正理解,便是认同也来得太浅。笑很好,不骄不躁,不矜不狂。”他目光定定看着项昭宁眼,似乎看进了她灵魂深处。“你眼睛与大部分人都不同,这很好……”
之后日子便过得很平常了。
姬云华每天便是修行,项昭宁除了修行还会去看那两只小雪鸟,陪它们说话。
如同王清润所预料那样,两只小雪鸟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不同起来。大那只越来越大,它身上羽毛浓密,很便能抵御寒冬;而小那只似乎没长多少,毛也长得稀稀落落,它吃得不多,随着冬日寒冷日子来临,他是没了精神,整日缩那里,小眼睛都没了光彩。
项昭宁原本是不想干涉它们自然物竞天择过程,但是看了几次之后到底还是忍不住了。
这时她蹲那巢穴面前,对那小小雪鸟鼓励道:“小家伙,你能行,多吃一点好吗?冬天就过去了。”
大那只旁边咕咕叫着,小那只却有气无力地看她一眼,然后缓缓眯着眼,叫也不会叫了。
昨夜大雪,大那只为小那只挡了一夜风雪,今日精神也不是太好。不过大雪鸟生命力十分顽强,这时看见项昭宁还是表现出兴奋。
项昭宁似乎听到小雪鸟心中深沉绝望,她心情便也受了影响。
她又陪它们说了会儿话,然后跳了下去,心神不宁起来。
姬云华看眼里,什么也没说。
到了晚上,凄厉北风直往山壁上撞,好他们所紫君府是坐北朝南,受到影响不大,不过风雪交加,温度低是难免。
项昭宁这些年因为五转原因恢复成了凡人作息,她吃山中果子和野兽肉,也会晚上睡觉,可是今日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石床上磨蹭了许久,终于起身出门,拿了颗夜明珠攀上了山壁。
还没到巢穴,她就听到那只大雪鸟几乎要嘶哑了叫声。她心中一惊,赶紧爬上去,发现那只大雪鸟焦急地用翅膀裹着小雪鸟,而那只小雪鸟缩成球状,小眼睛已经有些发灰了。
看见项昭宁来,大雪鸟努力想要扑过来,可是它太小了,只会抬翅膀和挪身子,根本还不会行走。
项昭宁感受到它们内心恐惧和绝望,她面对生命抉择,这时候便什么也不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