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节 祭仲出场


小说:八卦战国   作者:o弘毅o   类别:上古先秦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古语有训: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这充分告诉我们取个好名字的重要性,当然了,此话再古,也未必古得过我们春秋时期的古人。
  另外的话,各个时期的『取名机构』大概会是这句话的最大宣传群体,目的自然非常明显……
  但是无论如何,春秋初年晋文侯名字的问题与晋国的内乱紧密联系到了一起,以至于我们会对晋国第一印象便是『窝里斗』。
  同时,郑庄公的名字也紧密的与他早年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让我们总会想到那个被武姜冷落的小寤生。
  看来名字有些时候还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逝,郑庄公也得考虑老爹安葬的问题,这样一来郑庄公元年就到了公元前743年。
  郑武公十年娶武姜,四年后有了『寤生』,郑武公在位共计二十七年,所以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初即位的郑庄公日子肯定不会很好过,因为这一年他才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子。
  不再有父亲的坚定支持,有的却是母亲对弟弟的强烈偏爱,哪怕此时的小寤生已经正式成为一国之君。所以我们往往能够轻易的体会到别人台前的风光,却又很难察觉到其背后的哀伤。
  当然了,郑庄公的背后也会有一些得力的助手,比如说『祭仲』。
  祭仲姓祭,但此祭却不同于祭祀的祭……
  祭姓相对来说不是很多见,源于周朝初期周公的第五个儿子『祭伯』,因同寨。
  『三监之乱』平息后周公对这里进行的重新的分封,祭仲被分封在了原蔡叔所在势力一带,这也宣告着『祭国』的成立。
  祭伯原本为姬姓后人,有着周王室的血统,但其后人慢慢将姓演化为了祭,西周时期有过几位『祭公』,也就是祭国的国君活跃于朝廷。
  比如幽王时期与虢国国君虢石父、诗祖尹吉甫儿子尹球同为三公的祭公。
  祭仲本是当时祭氏一众的首领,不过此时他已经不能被成为祭公,原因很简单,郑武公时期忙着扩张顺带就把祭国也给灭了……
  这里我们就再次看到了早些年战争中比较厚道的一面,通常情况下,因为战争的需要哪怕是一个国家被灭,但战败国的王室成员一般还是不会被斩草除根。
  比如武王灭商而封了武庚,武庚作乱那是没办法必须灭掉的事情,但随后微子又被分封建立宋国,作为前商朝势力的代表,这种传统叫做『灭国不绝祀』,也就是说国可以灭,但香火还是不要给人断了好。
  于是祭国虽然不存在了,但『祭邑』作为郑国的一部分又以新的形式出现,祭公这样的称号虽然取消了,但祭仲也可以以郑国大臣的身份出现了另外的政治舞台。
  所以我们也看到这个时期大家还算是比较讲规矩,打架可以,但一招一式得按套路出牌……
  那么祭仲跟郑庄公之间打架么?
  恩,不打,这个时候他们之间已经是君臣关系,关系维持得还不错……
  那么郑庄公刚刚上任,祭仲要做些什么呢?
  比较麻烦,祭仲这会眼睁睁的只能看着武姜欺负郑庄公……
  郑庄公这还位置没捂热,武姜就来找郑庄公了,表示这老大都已经是国君了,怎么也得照顾照顾小弟吧,怎么也得给块地皮以示对小弟的关爱吧。
  武姜倒也敞亮,就差把都城和这国君的位置给要来了……
  郑庄公这是从小被武姜冷落打压,母亲的吩咐也不敢怠慢,于是表示这事听母亲大人的,反正老爹扩张后郑国也大了不少,母亲大人这随便挑。
  武姜一看目的达到了,于是表示位置已经选好,那就就定在在『制地』,委屈下小弟吧。
  感情武姜其实早就有了决定,只是来跟郑庄公打个招呼。
  这事看来也就只能这么办了,于是郑庄公表态了: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