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女性专属活动


小说: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作者:虾写茴字   类别:无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吃完了饭,大老爷们儿都坐在里屋床上吹牛聊天,嫂子们还有杨家的几个闺女收拾残局,洗刷碗筷。
  最后是中秋最重要的活动,不是赏月,而是拜月,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是女性专属的活动,至于男的,不能跟着瞎掺合,一律边儿待着去~~
  一般是当家娘做主祭,只是杨老娘没了,领头的自然顺位到了大嫂,她领着几个妯娌,还有杨家的闺女们搬桌子、拿东西到院子里拜月。
  等到后世,中秋节连月饼都很少吃,更别说什么拜月了,杨谚第一次听这个词还是上学的时候,那时在大学有一个拜月社,三十块的入社费让杨谚望而却步,一直记到现在。
  翻阅记忆,前身似乎也没有多少关于拜月的印象,于是杨谚就扒着窗户,想要目睹正宗的拜月仪式。
  他们把桌子充作香案,摆到院子的东南角,香案中间摆的是用秫秸插成的一个长方形的架子,架子上面插着红黄纸裁成的斜旗,中间糊的黄红两色纸。
  还没等他看清楚,杨老三一個脖溜过来,把杨谚拉到了炕沿边儿,笑骂道:“老娘们儿拜月,你看啥呢。”
  杨谚无奈,只得老老实实坐在杨老三边上,继续听她们吹牛,吸二手烟。
  供桌上供的叫“月亮码子”,纸上有画儿,分为三层,上面是大诸总圣,玉皇大帝,风云雷雨诸神,也有画观音、达摩的。
  中间是关羽像,也有画财神土地的,下面则画着广寒宫殿阁,还有在婆林树下捣药的兔子,这个玉兔,就是太阴君,也就是月亮上的一把手。
  除此之外还得供兔爷和兔奶奶,杨家这两个还是早先秦二爷给的,是比较少见的呱哒嘴兔爷,上唇是活的,一扥线嘴唇能乱动。
  供桌外层设香炉、蜡扦、花瓶,蜡扦上插红烛,花瓶一共有俩,一个插着鸡冠花,一个插着一枝干毛豆,正常还得再摆一盘藕,可现在市场没有卖的,便弄了俩萝卜。
  这也是有说法的,鸡冠花,象征着月宫里的桂花树,毛豆,就是新鲜连荚的黄豆,而供桌上的干毛豆,代表着草料,这可是“兔儿爷”最爱吃的。
  而藕则是兔儿爷的剔牙杖儿,就是牙签,这是怕兔爷儿吃毛豆塞牙,萝卜应该也能勉强顶替一下了。
  然后把刻有蟾宫玉兔图案的团圆饼插在木架上,当作神位,还有点时令水果当作孝敬,这些等撤供之后就能分着吃了。
  当然这些都是量力而行,国人拜神佛讲的是心意,实在贫苦,对着月亮磕几个头也算是拜月,月亮奶奶肯定不会怪罪的。
  大嫂最大,是主祭,先向神位上香,三叩首,然后全家女成员按辈分,再行三叩首礼。
  杨家是普通人家,没有那么多老礼儿,就是为了求个心安,这就算礼成了。
  之后就可以撤供了,先撤月亮码子,这个要在庭院中焚化,算是送神,本身就是秫秸和纸的制品,燃烧的自然快。
  当然也有秫秸没有燃尽的情况,那家里的孩子就要享福了,秫秸会压在炕席底下,留着打尿炕的孩子。
  就着火焰烤了烤手,火一灭,大嫂用个枯树枝扒拉了一下灰烬,确认没有残存的秫秸,便道:“把桌儿撤了吧,把东西搬屋里分分,迶迶你身子灵巧,把兔爷儿还放到你爷那个柜子上头,记着包紧了红布,别落了灰。”
  杨成迶是杨老二家的老大,上高中了,还在学舞蹈,为人懂事,性格很像杨老二。
  众人听着大嫂吩咐撤供,大嫂本人则拿着扫把灰烬扫干净,不仅如此还用新土把烧黑的地方盖好,这个大院只有一趟出行的路是用砖垫的,其他地方都是黄土地面,可不像95号满院都用砖铺着。
  拜月仪式都是要在东南角办的,他们家能最先拜月,是得益于杨老爹的面子,她们自然是不能给杨老爹丢人的,得给后面的住户留一个干净的场地。
  杨谚对这种后世鲜为人知的仪式好奇得紧,便问道:“为啥只能女的才能拜月嘞。”
  杨老大夹着烟随口回道:“男女授受不亲嘛。”语气就像是杨谚问了1+1等于几一样。
  啊?杨谚万万是想不到是因为这个,杨老二见自家弟弟蒙圈的样子,便也道:“月亮奶奶是神仙之体,虽然高寿咱不知道,但指定是青春永驻的,咱一帮大老爷们儿看见也不合适啊,你想想那个商纣王。”
  众说周知,《封神演义》就是因为商纣王对女娲起了不正当的心思,才被女娲降下的祸殃,灭了商朝。
  杨谚发现国人总爱把神仙鬼怪“人”化,像是神仙本应是超脱尘世,看众生一切平等,但国人观念里的神仙就像是隔壁张大爷、刘二奶奶似的,同样有喜怒哀乐,也爱在南天门某个旮旯的云朵里说八卦。
  中元节的祭祖时候,当时刚穿越来的杨谚想着自己毕竟夺舍了人家子孙的身子,就想着给这一世的祖宗多叠些元宝,以尽心意,可杨老爹却阻止了。
  杨老爹的说法是:不能叠太多,祖宗们背不动。
  杨谚一度觉得是因为杨老爹想偷懒,直到看到其他人理所应当的表情时,他才知道,原来他们真的都觉得祖宗会回来拿元宝,也真以为元宝太多祖宗们会拿不动。
  死去的人似乎就像是活人般生活在地下,坟就是他们的家,这对穿越而来的杨谚来说,都是极为新奇的体验,毕竟在后世连烧纸都快要被禁止了。
  所以他迅速接受了男不拜月是因为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况且在座诸位里,他才最应该相信这些,毕竟其他人了解的神迹只在口耳之间,杨谚可是亲身经历了穿越这种神迹。
  许伍德过完这个中秋就悄无声息的走了,他也算是犯了事才走的,自然不会大张旗鼓,住户们见了也就客气几句,没有人去相送一程,更别说喝送行酒了。
  不是他们落井下石,实在是人之常情。
  杨谚是他走了一周才知道的,没办法,十一放假首都饭店爆满,杨谚也得整天去帮厨,到了晚上都是托年大妈给他开门,为此还送了年大妈好几个鸡蛋。
  之后又是每天早出晚归的上学帮厨,连住在对门的三大爷见得都少,更别说住在后院的许伍德了。
  直到周日看到许大茂大包小裹的去乡下,杨谚这才知道剧情正在慢慢走向了杨谚所熟悉的样子,许家只剩下许大茂“独守空房”了。
  而且听说许母已经怀孕了,这应该就是电视剧里那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许大茂妹妹吧。
  看着许大茂背着包裹的背影,杨谚若有所思,不知道这一世他还能不能娶到娄晓娥。
  算了,反正跟我没关系,又没想着要捅娄子,推着自己的小车车,杨谚也出了门。
  杨谚这次出去是陪四师兄去购物的,毕竟出师了嘛,自然是要庆祝一番的,在杨谚强烈的建议下,李祝决定去买一辆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