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坐而论道(上)


小说:春秋:中兴之主   作者:东风烟雨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第143章坐而论道
  立春已去,春风带走了寒意,揉抚人间;花在柔情的绽放,来往的鸟兽正传唱着歌吟。
  郭偃杵着木杖,佝偻着身子走向姬昱所在的院落。
  这一次他不是为了教导而去,而是为了论道而行。
  他已经许久没有去教导姬昱了。
  现在的姬昱以难以想象的进步正在向世人言说他的思想,这让郭太卜不知如何面对。
  论贤,他全然不是着书姬昱的对手。
  论卜,他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好交给姬昱了。
  有些东西不能言传,也有一些东西不能传给姬昱这样的外人。
  所以郭偃对他的感情十分复杂。
  既有作为夫子的欣慰,又有自身的愧疚,还有对晋国的担忧。
  他不知道,晋国收留他这样的人物到底是好是坏。
  院落中十分宽敞,中间铺了几张竹席,姬昱坐在其中一张席子上。
  立春之后,风也温柔,在院落中可比在室内舒服得多。
  走进院落,姬昱又在冥想,这次他在盘坐的腿上盖了一层布,看着已经没有了不雅的样子。
  “王孙,您不在室内是在此地感受春风吗?”
  姬昱无奈睁开了眼,说好的潜修却总是被人打断。
  “我这是感受着心的存在。”
  “我曾经用心感受过神灵的存在,您要试着用我的方法吗?”
  “我只会使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道,明白道。”
  郭偃的话说的并无道理,心能够沟通万物。
  尽管姬昱不信鬼神,可也不能否定他人的心。
  心,本身就是能够根据所见的事物进行想象和推导。就像尧观星空制弈,伏羲明八卦。
  这些东西在没有见过之前也不会有人知道,说不定鬼神也是真实存在。
  这是无法承认也是无法否认的,因为有心的存在,任何东西都不能否认。谁也不知道在心外还存在着什么,以人的视角观测不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看到的东西越多,所不能观测到的也就越多。
  可姬昱不会信奉鬼神之说,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他更在乎的是人心中的力量,而不是利用心去向虚无缥缈的神灵求助。
  “我现在觉得您离您所说的道越来越近了,其他人能够明白您的道吗?”郭偃欣然笑道。
  “您说我离道更近了,可我觉得离道更远了,知道越多,也就能知道在人外还有无尽的道理,那是人所不能观测的。
  道本来就是人所提出的道理,我说的道,楚国也有他们所说的太一;我明的道理,在易上也有体现,道并不是唯一的,它是包含万物的,人都可以得道,也不一定要明白我的道。”
  昱侃侃而谈,直述心中见解。
  道,本身就是一个字,是人赋予了意义。其本身就是人理解的道理,并不是不叫道就不是道。
  郭偃十分欣赏这样的观点,他随意的找了张竹席就地坐下。
  “我也看了很多次您的籍书,其中说明的观点确实有道理。
  您是崇尚周礼并且想要革新是吧?”
  “我正是如此想的。”
  “那您知道这样做会很困难吗?当今天下礼崩乐坏,周礼的制度愈发不能让天下人信服,为此您还要去践行吗?”
  郭偃是个聪明人,他虽然信奉鬼神,可对于人世也有思考,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大局者。
  “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意见。我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可我愿意为当今的世道做一份力。
  周礼是改变天下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其中虽有歧义,可只要我在,就能改变,我也是周室之人,也期望混沌的世道能恢复清明。
  周礼的独特是以往所不能有的,夏商之前,统治都会带有暴乱;而有了周礼之后,就开始太平繁荣。当今天下之所以有着各种动乱,国君也不能够遵守仁义,就是因为周礼的衰败导致的。
  我想要改变天下,周礼就是我所能够依据的,所以我会去遵从它,改变它。”
  姬昱对郭偃没有掩饰,因为郭偃已经年老,不能再阻止他了;
  从所驻的木杖和说话的样貌就能够看到,郭偃已经时日无多。
  昱将自身的思想作为指导的核心,把周礼当做工具,这样的态度要是被洛邑的那些老学究们看到一定会进行批判。
  可惜他们不在这里,也阻止不了他。
  郭偃抚摸着胡子大笑起来,只是笑容中带着牵强,眼里有着畏惧。
  “您可真大胆啊,借用周礼之实行自己的道路,我以往都看走眼了啊。”
  姬昱跪坐,向郭偃施礼表示敬意,因为接下来他要说的话十分不敬。
  “您不也是想要借用我的名实来为晋国做事吗?可现在您已经没有了阻止的能力。
  晋侯如今日夜操劳,近来邀请我去王宫都能看到深深的倦意。他的时日不多了,您也一样。”
  这位太卜红着眼睛幽幽的看着姬昱。
  他没想到姬昱竟然在背后将他卜道的观人之术引用到了看人生死的地步。
  人的脸色能够显现出很多的状况,从面相就能够看出人近来的身体状况。
  比如说脸上洋溢着悠然自得,是钟鼓之色;说明心情喜悦,身体健康,脾胃顺畅。
  而脸上愁容悲伤,是丧服之色;勃然奋志,是兵革之色。
  从脸面上能够看出人的心情状况,也能够用于判断身体是否有着疾病。昱本身没有这个能力,可在借助悟道之后的推演,发现观人和观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郭偃只教过他观人推算,可没想到昱已经进步到如今的地步。
  “不止是我看低了您啊,晋国都看低了您。我教导您这么久,却没有想到养了一只大虫啊!
  我因为您的年纪而不去猜疑您,没想到让您成长到了如今的地步。”
  郭偃心中满是懊悔,说到底这一切都是他造就的。
  从一开始,郭偃为姜娥卜算,一直到姬昱作为质子,其中多是他的谋划,他认为事态都在他的把控之中,哪怕他死了也还会有新君继续这样的计划。
  姬昱就是晋国的一道保险,有了他将来更是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他错料了姬昱的能力了,以往他只是将姬昱看做一个心智成熟的君子,可没想到君子当真能够豹变,强大到他不知所措的地步。
  “木已成舟,您已经不能够改变了,我们师徒继续论道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