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德行


小说:春秋:中兴之主   作者:东风烟雨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当月光,撒在赵盾窗户下的案桌上,此时已经变了模样。
  银光映照着窗外的桑树和那一轮圆月,赵盾就跪坐在案桌前,此刻也能从银光处看到他刚毅的脸庞。
  他不是在欣赏月景,而是在向月光述说着他的愁怨。
  人定之时,他辗转难眠,在床榻上翻来覆去也睡不着。
  他想要诉说着他心中的不满,可是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想要写在竹简上又担心他人看见。
  欲笺心事,不知何言。
  他坐于蓬窗之下,持樽饮下甘泉之水。
  上古时期的人就崇尚自然,认为像泉水那样的活水是天下的净水,所以贵族自然不是喝井水。
  在贵族的院落中,不仅有着水缸和水井,于室内还有日用的水壶,里面盛备清泉水。
  泉水是由仆人白日前往乡邑外山间的溪泉所盛,天然无害、多年来也不见问题。仆人取桶盛泉水装于主家使用的水缸,而像他们那些仆从,则是饮用另外从水井取出的井水,他们将井水放置在仆从所住的院落,也不是缺水时去打水。
  水井的水一般供应仆从饮用、洗衣,贵族所饮用、煮食都使用他们打的泉水。
  赵盾放下樽,看着其中还剩余的清水,怎么也看不出有虫物。
  他又想到了他父亲与他说的那些话。
  “王孙者,天下少有之善,他既然以此关心我,那你也可以用这样的机会接近他,与他结交;
  这样对你、对赵氏都没有害处。”
  赵盾虽然有着手段和城府,可他也读过书,崇尚那些有德行的君子。要他为了这样而去接近王孙,他有些做不到。
  可赵衰还对他说,“成大事者不惜其身,你为了政权都能够在我这里要到了嫡子的位置,那又为何对王孙有着特殊的待遇呢?”
  赵衰说得也很清楚,他能够争夺兄弟之间的权力,也能够向王孙那样的外人身上谋取相应的利益。
  赵盾叹了一口气,或许这就是他的命运。
  从狄国来到晋国之后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要这样做。
  他认同王孙有着君子的德行,可现在却要怀着不好的目的接近他,这让他一直都睡不着,也就有了先前那一幕。
  赵盾舔了舔他的干褐的嘴角,他原先并不怎么熬夜,古人也没有熬夜的习惯。
  可在入仕之后赵盾有了熬夜的习惯,他在晋国没有自己的班底为了出人头地,他必须要自己不断的努力。
  入晋国朝政之后他时常在夜色之中翻阅工作的奏简,可是为了一个人而睡不着还是头一遭。
  他看着案桌上的银光上照映出他的脸庞,有了质问。
  “你难道要做做一个加害于君子的小人吗?王孙在听父亲有疾还能帮助我说出治疗的方法,可我现在却要别用用心的接近他。”
  秋日夜晚的蝉鸣渐渐停歇,似乎也预告了蝉已经在秋季死去。
  赵盾紧了紧有些受凉的身子,起身走回了床榻。
  “但愿王孙没有什么值得利用的地方,也希望我不会因为利益而损害他。”
  带着些许幻想,赵盾陷入了沉眠。
  尽管他知道赵氏会利用他与王孙交好的机会利用他,可是他没有选择。赵衰是他的父亲,也是赵氏的家主,这样的命令是不能违背的。
  他只能用着可怜的良知对自己说谎,自欺欺人。
  同样的故事也在许多地方演绎着。
  他们都是晋国卿大夫的后代,或多或少都受到他们父辈的指使去结交王孙昱,尽管他们都知道为了目的而接近他人是不道德的,可因为他们的身份只能默认这样的行径,有些世家弟子因为氏族交给他结交王孙的行为而感到荣幸。
  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参加那次宴会后,有着许多的士人和官吏时常拜访王孙。
  因为如此,上河邑的邑士也在近来决定要修整好道路,不能让那些贵族们抱怨他们地方的狭小与颠簸。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不过对于姬昱来说却不是这样。
  因为来往拜访者繁多,他只能抽出少部分的时间去观阅史书,平常也不能随意的去走访各地,他的时间变得很零碎,在与郭偃学习的时候也会有时心不在焉。
  他要忙于接待从各地前来拜访的贵族弟子和回访送礼的贵族,门庭若市的庭院也被他改造成了设有许多席位的招待之地。
  姬昱没有一天是能够清闲下来的,也不知道那些晋人各自打着什么算盘;一个两个拜访者还能够分析,可超过了数量就没有那么多心思去思考他们来的目的,只能够大体知道他们是为了结交而来。
  当没有了充裕的时间,姬昱学习的进度将会拉长许多。
  不过他也会利用一些空闲之时静心细读史书。
  学习是不能够中止的,一天不学就会有许多的知识遗漏;
  一天不学,自己知道;两天不学,夫子知道;三天不学,原本懂的东西也会遗忘。
  为此姬昱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让来拜访的贵族们也一并学习。
  对于那些来访的宾客,姬昱没有用传统的方式接待,而是将他们都叫到了一处空旷的院落之中吟诵周礼、探讨德行,一些不合群、只是为了利益而来的贵族因难而退,越来越少人每日拜访。
  他们不是君子,恪守礼法对他们有些人来说就像是管监在牢狱之中艰难度日,所以他们不愿意听信仁义和道德,拜访的次数也就逐渐变少,到后来也就慢慢的疏远了。
  姬昱对此十分满意,他也能够借此看清他们的目的和本性。
  在这个时代,高尚的人会讲究德行、遵守礼法。
  哪怕是奸佞小人,也会在身上披有一层仁义的外衣;因为仁义是大时代所提倡的,这个时代没有学历和文凭,能够知道的,也就是众人口中流传的德行。
  上位者在意名声,宁愿利益受到损害也要维护好时代所提倡的仁义道德。
  德行越高尚,说明“学历”就越高,能够胜任的职位也就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国君会挑选出有德行的人担任士。
  卿大夫之流是能够世袭的爵位,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他人;而贵族又不会担任底层工作者,所以他们会选出有才能德行的人(大多都是老实人)来为他们工作,这样上层利益不会受到侵害,下层的利益也有那些有德行的小官吏来维护,这也就是此时的朝政体系。
  透过这一层,也能够看到为何儒道会倍受各时代的推崇。
  上位者逐道,中位者逐利,下位者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