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一信退秦


小说:春秋:中兴之主   作者:东风烟雨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昱是怎么也想不到秦国会有攻克晋国的城池的一天。
  晋国如此强大竟然会有一天被秦国攻克下一座城池。
  从他在晋国的了解来看,晋人的兵马充沛,而且兵士都愿意听从指挥,可这样的晋国怎么会给秦国攻下一座城池呢?
  在暗卫的情报中,他总算知道了秦人是怎么在偷渡之后在还没有被发现的时候利用信息差毫不费力的将王官攻下,而且近日还在攻打附近的郊邑。
  秦人并没有伤害城中的百姓,他们将王官的败军之将和晋军关押起来,收割城里官吏的麦子。
  春秋向来是一个讲究礼义的时代,就算在战场战败之后,也不会擅杀高层的将领和国君,对于战俘也是将其收作奴隶利用;至于崤之战秦军的全歼,大部分原因也是秦人不愿意当他国的奴隶而冒死一战。
  现在的秦人攻打晋国用的就是为崤之战报仇的名义,这样名义合情合理,一时之间让晋人都不想马上调集军队。
  根据暗卫的情报,赵衰还在朝堂上奏请求不用出兵讨伐,说:听闻他们为了此战连能够快速返回的船只都已经烧毁,看来已经是冒着必死的决心。秦军的气焰正嚣,不能在此时攻打;而且此时他们占据城池,有着城墙的庇护一时之间也无法取胜,现在出兵只会更丢颜面,倒不如给秦伯任好一个面子,等他气都撒完,就自然的退兵了。这样还不用损失过多的兵马。
  晋侯欢应许了赵衰的建议。
  而这也就导致了王官城内百姓叫苦,晋军此前无敌的威名在此刻瓦解,同样的打击了晋国上下的傲气。
  城里没有谋略的国人和城外不解的郊民纷纷开始质疑现在的晋国,为什么不去王官解救同胞,为什么不出兵讨伐?
  只有卿大夫们才能明白,秦人此刻是不可阻挡的。就算他们出兵,可此次面对的不是在战场而战,而是秦人已经占领了王官,要是他们一直龟缩不出的话,那晋人就真的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了。
  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有忍受国人的唾骂,让自身的脊骨受国人的攻击。
  这样的情况让昱感觉到了机会。
  一个没有夫子在他都察觉到的机会!
  秦人此战是为了在崤之战之后雪耻,而晋人的不作为虽然让他们得到了快感,可是这样终归没有得到名义。
  这里又不是他们的地盘,他们是要离开这里的。
  可既然他们没有名义在,那作为王孙的昱那就可以让他们有名义!
  昱在向夫子请示之后,开始书信。
  昱选用的是刚制成的竹简,上面还带有竹子的清香。
  “见字如面,秦伯亲启。
  秦伯您好,我是王孙昱,我们已经有很久没有见面了,不知道您的身体近来可好?
  我听闻到您亲自出征只为让秦国雪耻,这让我对您很敬佩。
  可是大多晋人都是无辜的,他们没有参与到战争之中,而您却要占领他们的城邑,这是不道德的。
  我听闻,有德行的人会将他的仁德传播给百姓,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您能爱护秦国人,为何不能爱护晋国人呢?
  君子和小人都会考虑自身的利益,可君子做事考虑是否在道德大义上,如果不在,就会弃而舍之。而小人做事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您要做的是君子而不是小人啊。
  虽然您对晋国有仇恨,可是不能将这样的仇恨施加在百姓的身上,现在王官和郊邑的百姓会因为这样而畏惧您,昊天也会因为这样而不待见您,到时候就算进献再多的祭品也会让天神憎恨。
  百姓是神明的主人,因此君主要先团结百姓,然后再取悦于神明;百姓和睦,天神才会赐福。
  现在您如果让王官的百姓憎恨您,就算您的祭品再怎么丰富、牲畜再怎么肥壮、黍稷再怎么洁净饱满,都不能够取信神明。
  您应该做的是向王官的百姓道歉并且撤兵,让他们赞美您没有因为仇恨而为难他们这些百姓,您的仁德同样能够感动晋国,他们会对崤之战的杀戮做出道歉并且赔偿您的损失,望您能够听信。”
  事实上,昱和任好并没有见过面。
  不过百里奚说过,任好让他称过象;既然说过,那就自然见过面。
  如果是按照后世的角度来看,这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批判任好的罪行并且叫他撤兵。
  可是在现在,是昱用极度仁德的角度劝说他退兵,并且给予了他一定的面子。如果他此时退兵的话,既能够说明他的大度和听从王室的命令,还能用此来要挟晋国索要补偿。
  因为这里本就不是秦国的领地,他们迟早是要回去的,而这封书信又给了任好一个退路。
  任好不是愚蠢的人,他看了信之后一定会同意的,毕竟这本来就是一场为了雪耻的战争,现在连晋国的主力都不意愿和他打,继续下去能有什么意思呢。
  昱将书信先给阅夫子审查,在经过了夫子的高度赞扬之后,昱叫来他的侍卫樗让他将这份书信交给秦国主将或者秦伯。
  他让樗拿了竹节,并且嘱咐了他见面的礼仪,告诉他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再将这份书信送出。
  如果是看到秦国打嗨了就务必远离,要是看秦国在休战并且没有太多的战意之时,就以王孙使者的身份将书信送出。
  昱考虑的很周到,在十来天之后,待在王官的任好就收到了这样的一封信。
  他看后不禁觉得好笑又感动。
  好笑的是世间真的会有人从道德制高点来指责他为了崤之战而报仇的行为。
  感动的是王孙把之后的退路给指了出来。
  任好将书信交给孟明视一同观看,两人在许久之后终于同意。
  退兵,求偿。
  为了让这样的名义坐实,任好将书信上的内容传播出去,并且表示了这样的一句话。
  “王孙真君子也!”
  而后秦人浩浩汤汤退兵而去,晋人没有丝毫的阻拦。
  王官和郊邑的百姓无不赞扬王孙的仁德并且又再次提及了圣人之名。
  之前的“圣人”只是生而异象之圣。
  这次的圣人,是救民于水火的“圣人”!
  仅用一封书信就使得秦国退兵,如此高尚的仁德怎么能让人不称赞呢?
  坐卧在室内想着再写点诗冒充吟游诗人去考察民生的昱打了个喷嚏。
  “坏了,我这样做的话不会就此诞生儒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