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外甥上进舅升职(二)


小说: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作者:花谢才得香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尽管吴松认为自己原本只是想玩弄些权术,对王仁父子没有任何敌意,是好心想将王仁拉到自己的麾下做个亲信书办。
  只是他没有想到会弄巧成拙,正巧被孙山等人听到了自己正在训斥王仁,让王仁有些丢失了脸面。
  尤其是孙海还是王仁的亲生外甥,谁知道他会不会记恨自己曾经羞辱过王仁?
  再加上王功那个久在公门修行的老东西,这个奸诈阴险的老吏岂是个省油的灯,无端招惹到他,自己将来还会有好果子吃吗?
  若王功记恨欲报复自己,以后蛊惑已成了气候的孙海一起设法报仇,自己将来的结局可想而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吴松令人请来吏房的司吏胡武前来商议事情。
  等到胡武来到后,二人一边虚言闲聊,一边喝着茶水,都是漫无边际且没有实质的聊天,始终不切入即将商议事情的主题。
  胡武也是久历职场之人,从吴松的言谈举止,和略有些焦急的神态上,已经看出来对方是想寻求自己的帮助。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自己一定要把控住局面,让吴松老儿先开囗求恳自己,尽量让他满足自己的要求,顺便提些不太过份的条件。
  只是自己要把握住分寸,即要不过分得罪吴松,又能占取到某些好处,最好是与吴松取得互相依附互相鼎力相助的约定,方是最为成功的先决条件。
  吴松看到胡武满嘴跑火车信口闲聊的模样,决定不再有所隐瞒,将自己的烦心事情尽皆向对方合盘说出。
  最后他还十分感慨的自怨自艾:“胡兄,孙海等人也许短时间内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可孙山此人不可小觑。只因此人的运气太过于霸道,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便连战连捷,从一个普通平民之子一跃成为副榜第一举人孝廉公,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啊!”
  胡武早已知晓孙山之事,也对落榜士子的代言词“名落孙山”多有了解,自然不想与孙山有所结怨。
  他紧闭着嘴巴不言不语,还装作一副不解之意的倾听着吴松诉苦。
  吴松见状暗自痛骂对方一声“老滑头”,又继续向胡武叙说着孙山的过往经历。
  “胡兄,孙山能在院试时侥幸吊榜尾,又考过科试,再取得副榜举人的功名,连乡试主考官鲍锦也因他之故被罢官归乡,如今连县令大人都对他礼待有加,是个难惹的主啊!”
  俗话说得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胡武又没有参与其中,自然对孙山的爆棚运气不惊不惧,还假惺惺的充好人借机开导吴松。
  “吴兄不必过分担扰此事,那孙山以往的为人极为不错,气量风度也极宽广,不会为了替族弟的亲戚出头难为吴兄的?吴兄且放宽心,俗话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吴兄设宴邀约孙山前来,让为兄从中斡旋一下如何?”
  吴松听后连连摇头否决:“胡兄不了解孙山的为人处事,我却曾经与他共事过,他绝对不会因为此事找我的麻烦,我提及此事,不是害怕孙山故意与我过不去,而是、、、、而是、、、、、”
  胡武这一次是真的被弄糊涂了,满脸疑惑不解的望着吴松,期待对方做出合理的解释。
  “嘿,胡兄,我是说那孙海小儿的潜质也不低,若他以后考上功名成为朝廷官员,会不为他的娘舅出气吗?就凭我这不入流的经制吏,能抗衡住他的满腔怒火吗?”
  胡武一想也对啊,便不想参与其中,无论孙海将来成不成器,仅凭他是孙山的族弟,又是个读书不错的少年书生,自己何苦掺杂此中自找麻烦?
  于是他虚言假辞劝解吴松一通后,又紧闭嘴唇不再言语,还隐隐做出想告辞离去的姿态。
  看到胡武依然一副油盐不进的神态,还流露出想脚底抺油溜之大吉的意思,吴松只好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小弟想请胡兄予以援手,从中帮个小忙,日后定会对胡兄有所报答,不知道胡兄可否愿意施以援助?”
  胡武此时已收起了原先的占便宜心态,又害怕吴松想和自己联手一起与孙山等人为敌,将来会连累到自己的前程。
  于是他极为谨慎的回应道:“吴兄,你我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你有事情胡某自然会鼎力相助的。只要胡某有能力办得到的事情,小弟绝对不皱一下眉头,吴兄有何事吩咐尽管如实讲来。”
  胡武的此番言语听着极为仗义有情意,若仔细品味一下,也不过只是一句客套话语罢了。
  言语中暗自微微隐含着深意,那就是我能办得到的事情,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帮助你。
  不能办得到的事情,我不施以援手也属正常之事,反正能不能够我办得到的事情,全凭我自己说了算。
  吴松久历时事,怎能听不出胡武的话外音,禁不住微微有些感到心寒,之前他也与胡武一起共事多年,也曾经亲密无间的一起合作过,都以对方为自己的故交好友。
  没想到一涉及到厉害关系时,胡武会如此的置身于事外,真是如同鸟儿一样,大难临头各自飞啊!
  吴松强自压抑住自己的悲愤情绪,紧紧盯视着胡武的眼睛,向对方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胡兄,不瞒你说,小弟可没有与孙山等人起抗衡之意,而是想向胡兄推荐王仁进入吏房做个经制吏,希望借此事结好王功父子俩,祈盼胡兄助我一臂之力,以后自有厚报。”
  胡武听后先是目露欣喜之色,之后便是眉头紧皱,好似有难言之隐一样,正要开囗推脱此事。
  吴松对此早有预料,挥挥手制止住胡武开口讲话,还压低声音向胡武说出对方的难言之语。
  “胡兄,我知道你打算让令公子走考取科举入仕,原本想让令侄将来接替你的职务吧?不过令侄的年纪尚幼,才刚刚进入吏房做白身书办,做起事来不能得心应手,吏房的典吏一职才空缺多日,对吧?”
  胡武的神色微微一阵呆滞,脸上流露出一丝恼羞成怒之色,想要开口反驳吴松,想了想又勉强压抑住怒气,继续倾听着吴松说出自己的真实打算。
  “胡兄,我准备先将王仁推荐与知县大人,再由你向县令请求让王仁担任吏房的典吏,如此以来咱们二人都能交好孙山等人,又能让王功老儿对你我心存感激之情,彻底了结掉我以前的无心之失。”
  胡武一听大为心动,那王功老儿在吏房做书办经营多年,人缘好面子足结交广,又与知县石礼攀上关系,自己确实能从中颇有收益。
  他不相信吴松只谋划到这一点,应该会对自己的侄子另有处置之法,便抬起头紧盯着吴松,看看他如何处理此事。
  果然不出胡武所预料,吴松早已想出好办法,看到胡武一改前态认真倾听,他微微一笑后说出自己的打算。
  “胡兄,我将令侄收入户房顶替王仁的职务,在年终为他设法报上几件功劳,一年或者一年半之间,我会向知县大人推荐令侄做户房典吏。至于其中的钱财打点,还须胡兄自己承担,你看这样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