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生魂不能转世


小说:养鬼大巫师   作者:疯子兔   类别:灵异鬼怪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李由知道,作为一个生魂来说的话,如果想要一直都留在阴间,应该是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如果作为一个生活来说的话,想要去转世投胎,那可就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
  他之前就听向锋说过,人死后如果想要去投胎的话,需要有很多复杂的流程和手续。
  首先到了阴间的时候,却要经过好多关卡……
  现是什么金鸡岭,野狗村的,然后似乎还要经过一个叫望乡台的地方,据说那里是人死后的鬼魂,最后看一眼家乡的地方。
  他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望乡台泪满襟……
  也就是说人死了之后,都会对杨坚有所留恋。
  人们只要到了望乡台,看到了自己的阳间的亲人的话,都会泣不成声的。
  而就算过了前面的那些关,真正的到了阴曹地府之后,也是先要去十殿阎王那里……
  据说在十殿阎王那,会批判这个人的一生功过。
  如果一个人生前做的好事多的话,或者没有什么太过分的事情,那么他很有可能下辈子还会继续做人……
  但是反之,如果一个人做的坏事比较多,或者是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把自己的福报全都消耗尽了,那可能就会下辈子堕入畜生道,或者是不是人类的道了……
  在十殿阎王那里十殿,阎王会根据自己的职责,将一个人的一生功过,全都历数一遍之后,再去分配一下这个人需要在阴间所过的阴寿……
  在领到了阴寿之后,还需要到阴间的户籍科,去办理正式的手续,那样的话才能成为阴间正式的居民。
  等到了转世投胎的时候,是需要交你自己的因阴寿都过完了,才可以经过阴阳桥,也就是孟婆的地方……
  到了孟婆那里,喝了孟婆汤之后,才能够进入六道,重新的转世轮回。
  所以说如果是像李由现在这样的话,没有经过前面的几轮关卡,是不能够到十殿阎王那里的……
  如果到不了十殿阎王那里,那么就说明他也不能够领到属于自己的阴寿,没有阴寿就没有正规的入住手续。充其量也只能算一个游荡在阴间的孤魂野鬼罢了。
  如果没有延寿的话,那么是不能够到孟婆那里喝到孟婆汤。
  所以自然也就不能够再一次的转世轮回了。
  想到这里,李由心里开始有些记恨盈儿,如果当时不是他,自己怎么会在这样的地方,耽误了那么多的时间。
  如果自己没有耽误那么久的时间,那说不定自己现在已经回到阳间了。
  李由一直不停的向前跑着,这时又有一滴雨落在了他的脸上。
  李由抬头看了看上面的天空。
  果然跟他昏迷之前的天空是一样的。
  “龙原!你不要跑!你等等我呀!……”小曼还在后面不停的追赶着。
  “你为什么一定要让我留在这儿?!之前你所说的那些话,到底哪一句是真的,哪一句是假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对待我?!?我跟你素不相识,你不要再纠缠于我了……”
  “李由,你真的不想要知道我是谁了吗?”他身后的小曼终于说着。
  “你是谁?!”李由停下了脚步,转头看了看自己身后十米开外的小曼,不,盈儿!
  现在的理由也分不清楚,她到底是小曼,还是盈儿了。
  “那你跟我说一说,你到底是什么人!”李由一脸严肃的问着。
  此时的李由已经在自己的心里打定了主意,不管他是谁,自己都是要赶紧离开这儿的。
  不过他选择听对方继续说下去,给对方一个解释的机会,也是因为他觉得,如果对方把自己心里面埋藏的事情说了出来,那么可能就会同意让他离开这里了……
  小曼慢慢的朝着李由一步一步的走过来。
  他每走一步,眼睛里就会流下了一滴泪水。
  “我没有想到,你真的不记得我了!龙原……”
  “你为什么还要叫我龙原,我已经跟你说过很多次了,我真的不是你所说的那个什么龙原……我的名字叫李由。”
  小曼轻轻的摇了摇头,他眼睛里的泪水不住的流了出来,像是打开了开关的水龙头一样。
  “龙原,你就是我的龙原……我知道……”
  李由有些不耐烦的说着:“你到底要跟我说什么?!我记得你之前给我讲过关于你死掉的故事,还有什么你的家族,你的哥哥……这些事情你都跟我说过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是叫这个名字的呀……龙原到底是谁?!”
  小曼慢慢的朝着李由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
  “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你看一看应该就会知道了……”
  “你要带我去哪里?”
  “三生石!”
  “龙原,你知道吗?在阴间一共有三块三生石……”
  李由曾经也听说过,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
  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
  据说在阳间的某地,有一个三天竺寺……
  传说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引汲,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
  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见唐袁郊。后人附会谓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
  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唐齐己诗之三:“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
  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霄,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