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张合高览


小说:三国之江山美人   作者:毅铭情   类别: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王旭心中是有诚意的,他现在唯一的想法确实是带着这支军队打破黄巾,更渴望得到这些将领的拥护!当初他在接受任命后的那个晚上曾辗转难眠,就是因为顾及本身的年龄小,资历少,从军也不久,却突然身居高位的特殊情况。特别是这支军队还是接连换了数次主将,本就号令不一,要想成功的让他们服从自己,上下一心就更不容易了。
而战场不比其它,得不到部下将领的真心拥护,无论自己出什么样的计谋,也是要吃败仗的。所以他才想到了干脆就坦然地以诚心来驭军,以共同的目标和破敌的决心来凝聚这支军队。当然这还不够,以情动之后,还需要以威压之,所以他又声明军纪,并且让宗员这位从卢植起兵时就一直统兵,在军中很有威望的副将来协助执行。
此刻见宗员鼎力支持,他心里也是松了口气,当即笑着挥了挥手,坐回了原位。“大家都坐吧!”
待众将重新落座,王旭脸上这才一改刚才笑容,逐渐严肃起来。目光扫视了一圈后,这才开口道:“诸位,目前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多言。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对于那一万多精壮的黄巾降卒,诸位觉得该如何处理才好?”
话音刚落,左边便有一将拱手道:“将军,末将认为,目前我军中编制皆不齐整,这批黄巾精壮最好是能分散到我军中各部,补充各部编制,这样既能避免黄巾聚众有变,也能充实各部的战力!”
“嗯!”轻轻点了点头,王旭不由笑道:“很不错的建议,可诸位有没有想过,如果将黄巾全部拆散编入各部,也会让降卒没有归属感,其心必然猜忌,反而对军心不利呢?”说着,王旭又若有若无的瞥了一眼高顺和徐晃。
两人刚才已经在厅中听到过宗员和王旭的对话,而且本就与王旭心意相通,此刻当然明白其中意思,对望一眼后。高顺当即拱手回道:“将军,末将以为,完全可以将其大部编入各部以充实战力,同时分出一到两支单独的黄巾人马,这样既可以防止大量黄巾聚集而产生变化,同时也能安抚其心,不会忐忑不安!”
故作沉思片刻后,王旭这才点头道:“嗯!不错的想法。”说着,又转头望向了身旁的宗员和下首的郭典问道:“不知宗将军和郭太守觉得如何?”
闻言,郭典却是对着王旭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才点头道:“如此甚好!”
早就已经和王旭商议过的宗员当然也不会拒绝,当即说道:“我也觉得这样比较好。”
“嗯!”点了点头,王旭却并没有指出让谁来领军,反而是故作迟疑地问道:“那不知道两位觉得让谁统领黄巾部队更好?”其实王旭这么绕来绕去,本就是为了免除众将的疑虑而已,如果他直接开口任命。众将不了解之下,或多或少会认为他任人唯亲,心中不满。
不过宗员和郭典显然都看出了其中奥妙,但两人都是身居官场多年的高级官员,心中又都知晓任命谁是最好,当然很清楚这种事情应该怎么处理。所以宗员立刻就假装不知王旭这番询问的意图,只管实事求是地说道:“我觉得张靖就不错,他曾经本是黄巾高层,适合领导黄巾士卒。同时,其跟随将军的时间又已经不短,忠心也得到了考研,所以最是适合。而且,此次战役中,他对于策反和收降黄巾部众都有非常大的功劳,并且之前还曾公开声明,揭露黄巾张烈等人的恶劣行径。所以我觉得应该予以提拔,既可以很快让黄巾降卒的心安稳下来,也可以展现我皇恩德,一定程度地瓦解其他黄巾的斗志!”
郭典也是笑着点了点头,附和道:“嗯!宗将军此言甚是,我也觉得应当如此才好,不过最终如何,还望王将军您来定夺!”
听到郭典在认可的同时,还补充一句来抬高自己的威信,王旭不由感激地望了他一眼。要知道,按照官职大小,名义上他比宗员和太守的品级都略高,但他这个没有直辖军队的讨贼中郎将,在地位上是比镇守边疆的护乌桓中郎将和统管一郡军政的太守差的。只不过因为现在是战时,所以他才能统军,并位列其上。
现在宗员和郭典的态度明显是支持自己,王旭心里也是松了好大一口气,至少不用去想办法对付了。所以当即略带轻松地说道:“好,既然宗将军和郭太守都有此意,那么就这么办吧!升任张靖为军司马,统领黄巾降卒三千。此外,再由我本人亲自统帅三千。其余人则分规个部曲,务必在三日之内完成全部整编!”
命令一下,厅中众将也是不敢怠慢,当即齐齐拱手应道:“诺!”
点了点头,王旭这才又开口接道:“好!既然黄巾降卒的事情已经解决,那么大家就商讨一下接下来的战事吧!”说着,王旭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接道:“首先,我要声明一点,犹豫前日大败张梁部,皇甫将军又与张角主力在东面鏖战,遥相呼应。所以我们的整个军势已经占优。因此,今后的战略我们将是以稳为主,缓步推进,务必要将黄巾连根拔除。如果诸位有什么好的计谋,那么现在就提出来商讨吧!”
不过随着王旭话音落下,厅中却是一时沉寂了下来,无人抢先发言。见状,宗员咳嗽了一声,不由率先开口道:“王将军,目前张梁残部已经退守巨鹿郡中部的南和、平乡两地,而我们目前则是在巨鹿郡西南的广年。而东边的张角则在清河国西部与皇甫将军鏖战,其大本营则是巨鹿郡最东边的广宗城。所以,依在下看来,我们可以分出一员上将北上,拿下鸡泽城,遏制南和、平乡的张梁部。然后主力东进,攻占广平县,曲周县,然后直达广宗。到时候与皇甫将军左右夹击,必让张角首尾不得相顾。”
闻言,王旭顿时埋头看向了桌案上的地图,这是冀州中部的地图,只可惜很是粗简。略微观看一番后,王旭顿时点了点头:“嗯!宗将军说得不错,只要拿下鸡泽城,张梁就不敢南下,我主力如果稳步东进的话,对张角却是是一个致命的威胁。不过我估计鸡泽并不好拿,而且拿下后驻守此地的将军人选也需要慎重。不然我军东进之时,鸡泽失守,张梁南下切断我军后路,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不过王旭话刚说完,一旁的郭典却是突然开口道:“王将军,在下虽然不才,但如果我军拿下了鸡泽,我敢立下军令状前往镇守,决计不让张梁前进一步。”
这话一出,宗员也是点头说道:“嗯!郭太守老成持重,对这巨鹿郡的天时地利了如指掌,又与黄巾游斗数月,深明敌我虚实,确实最为适合!”
闻言,王旭却是沉默地看了地图良久,这才在众人的注视中缓缓说道:“郭太守的能力我是相信的,但是此地实在太过重要,太守年事已高,还需遣一勇将供其调度才好。而且说不准黄巾还会绕过鸡泽,直奔我们这后方的广年县,到时候就需要有一大将在鸡泽与广年之间来回策应了。”
那支郭典闻言却是陡然大笑起来。“王将军,莫要忧虑,如若在下有此疏忽,岂能说出立下军令状的话呢?实不相瞒,我帐下有二将,完全可以供我差遣破敌。两人武猛不凡,虽然谋略战阵上还缺乏经验,但却是不可多得的良将,我之所以能与黄巾缠战数月,也多亏两人。”
“哦?不知道是何人?”王旭倒真的有些奇怪了,这郭典帐下难道还有奇人?
“呵呵!此二人就在我身后,王将军可细细观之!”
听到郭典这话,王旭的目光顿时便投道了其身后。这一看却是大讶,因为将领比较多,王旭也不能一次性记完,所以刚才并没有去看这些将领身后站着的小将。此刻看过去,这才发现郭典身后二人实在不凡,左边一人,手握长剑,英挺俊朗,双目有神,面对王旭看来的目光,却是非常从容地点头行礼,很有一番气度。而另一人,虽然面相粗犷,但却颇显男儿本色,气质出众。
此二人比较起其他一些小将明显有所不同,所以王旭立刻便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此二人是谁?”
郭典见王旭面现惊讶之色,也是微微笑了笑,这才自豪地开口道:“左边乃是张?,字俊义。右边则是高览,字云台。他二人皆是河间?人,黄巾刚起的时候便已经应募从军,皆是立下赫赫战功,目前为我帐下军司马。”说着,郭典还忍不住再次赞道:“有此二人,我定保鸡泽不失!”
此刻的王旭虽然面色不变,但其实心里已经跳地“嘭嘭”直响:张?、高览啊!河北四庭柱就一次出现两个啊!特别是张?,正史上可是曹操后来的五子良将之一,英勇善战,战功彪炳,更是少数让诸葛亮都极为忌惮的将领,可惜却因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而不被大多数人所知。多好的武将啊!
想到这些,三国志上的记载也在他脑中闪现。“张?,字俊义,河间?人也。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后属韩馥……”u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