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何为功德(中)


小说:神通渡世   作者:小僧湛然   类别:现代修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原来是你啊,放他进来吧!”
  府衙之,有人高声喝道,前一句还是在跟王帅搭话,后一句却是命令这些‘阴’兵,随着这人一声喊,两队‘阴’兵徐徐退开,站在府衙两侧,行走之际,悄无声息。品書網
  宋定博见‘阴’兵闪开,也不跟庞谢商量,背着王帅,大步向府走去。
  在他身后,马子才低声询问庞谢:“咱们怎么办?”
  庞谢沉声说道:“咱们一起去瞧瞧,看看里面是什么地方”,几人跟在宋定博身后,一起走进大堂。
  只见大堂最深处摆着一张宽大的‘阴’沉木案,木案后方端坐一尊神灵,赤‘色’面孔,满面虬髯,穿着打扮与长安府城隍庙里的城隍一模一样。
  在这城隍背后,是一幅占满整张墙壁的“海水朝日图”,下方画着‘波’涛汹涌的海‘浪’,方画着一轮红日,寓意“清如海水,明似朝日”,在这城隍左手边,站着一位判官打扮的人物,一袭红袍,三绺墨髯,左手持定生死簿,右手提起勾魂笔,眼不错珠的瞧着堂下几人,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大堂两侧,则站着两位知名度极高人物——牛头马面,都是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身高九尺有余,一人手握大刀,一人手持钢叉,瞪着铜铃也似的大眼,恶狠狠的瞧着堂下几人。
  “你是怎么逃出来的?”判官张口问道,只听声音便知,刚才让王帅进来的是此人。
  “崔判官,当日你将我囚在黄泉之时,曾经说过,等我出了黄泉,便给我机会,重新投入六道轮回之,不知这话可还有效?”王帅挣扎着从宋定博身下来,趴在大堂下面,只字不提是谁把他救出黄泉。
  “哈哈哈,好个‘奸’猾的小子,抓住本官只言片语,居然较真起来,这样吧,你既说了,我也不为难你,我崔某对你,还不至于食言而‘肥’!”
  说话之间,这位崔判官提起勾魂笔,蘸了一点朱砂,在生死簿勾了一笔,随即用力一甩,点点朱砂洒在王帅身,燃起熊熊烈焰,霎时间,王帅在烈焰之,地一滚,身形猛然缩小,变成一只小小的羔羊,在堂“咩咩”叫了几声,转身躲到宋定博身后,再也不肯出来。
  “好畜生!倒是便宜你了!”崔判官呵呵冷笑几声。
  “这……这……”目睹眼前这桩怪事,马子才再次感到震惊,忍不住问道:“你这样把他变成羊了?也太凶残了吧?还不把他变回来!”
  崔判官闻言,面‘色’不由一变,厉声说道:“他身犯重罪,能入畜生道,逃脱这番罪责,已是法外开恩,你信不信,我若把他变回来,他恨得不是本官,而是你们!”
  马子才还要再说,却被黄英拦住,在他耳畔低声说道:“你别忘了,这里是幻境,不要太‘激’动了。”
  “可他明明是宋定博的熟人,怎么会是幻境里的人物?”马子才怒火难平。
  “若不是真假难辨,又怎么称得幻境?”黄英低声说道。
  崔判官站在台,见几人窃窃‘私’语,不由有些气恼,翻了翻手生死簿,面‘色’忽然一变,厉声喝道:“原来你们的罪责他更重,难怪要为他出头!”
  庞谢等人一怔,还不及出言反驳。
  见崔判官猛然转身,面朝城隍,大声说道:“启禀大人,这几人身犯天条,已是不赦之罪,还请大人下令,将这几人拿下,压入十八层地狱!”
  随着崔判官这一声喊,堂牛头马面,堂下数十‘阴’兵,全都鼓噪起来,手持兵刃,恶狠狠将几人围在当,只待大人一句话,便要出手拿人。
  ……
  “崔判官,刑罚至严,不可轻动,这几人身犯何罪,你要分辨清楚,看看可否用功德抵扣?”出乎意料,城隍居然没有采纳崔判官的建议,反而要他慎用刑罚。
  “这位大人所言极是,我等若有罪责,还请判官明示!”
  宋定博慨然说道,王帅在他面前,被此人变成一只羔羊,他心愤怒至极,此处是幻境也好,真实世界也罢,顾不了这么多了,先要发泄心一口怒气。
  崔判官深深看了城隍一眼,却也没有反驳,转头对着庞谢等人,说道:“好吧,那让你们死个明白!”
  说完,这位崔判官转身进了后堂,时间不大,从后堂回来,手持着一个天平。
  这个天平是黄铜所制,高约一尺,宽约尺半,间是一根竖梁,面铸有一只獬豸神兽,两边是两根挂壁,分别挂着一个托盘,打磨的非常‘精’细,放在那里灼灼生辉,映出淡淡黄光,与幽暗的大堂形成鲜明对。
  崔判官将天平放在木案之,冷冷说道:“你们五人是一起受审,还是分别受审?”
  庞谢朗声说道:“我们五人即是同来,当然一起受审。”
  “好,那我也省得麻烦!”崔判官冷笑几声,翻开手生死簿,朗声说道:“宋定博,徽州华阳县人,平生所行善绩如下,七岁那年曾……,平生所行恶绩如下,十一岁那年……。”
  片刻之间,他将宋定博平生所做之事,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说完一件事,便从生死簿撕下一张纸来,放在天平的一端,善事放在左边,恶事放在右边。
  每张纸虽然都是薄薄一张,重量却不一致,有的极轻,有的极重,看来他是将宋定博平生所做的善事与恶事做一较,看看到底是善事做得多,还是恶事做得多。
  他说善事时,宋定博倒还罢了,说起恶事时,宋定博脸都不由一阵‘抽’搐,看来他所言非虚,件件都是真实。
  幸好,最终说完之后,左面天平微微下沉,右面天平微微扬起,善事略多,恶事略少。
  宋定博这才长长舒了口气,擦了擦头的汗,看来十分紧张。
  崔判官微微冷笑,口不停,继续说道:“马子才,雍州长安人…….李天华,雍州长安人……”
  不大功夫,将这两人平生事迹也都说了一遍,这两人之,李天华经历简单,平时善事虽然不多,恶事却几近于无,马子才经历复杂一些,不过他为人极是仗义,虽然也有些恶事,但善事累累,将天平左侧重重压下。
  马子才见此情景,脸‘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来,他平生行侠仗义无数,此刻终于有些效果。
  崔判官见他得意,又是一声冷笑,翻过一页,开始念黄英的事迹,不料,方才念了几句,便停了下来,道:“你这人前十几年怎么没有记载,活到现在也没做几件事?”
  口说话,手不停,将几张纸扔到天平之,依旧是善多恶少。
  念完这几人的事迹之后,崔判官继续向后翻去,要念庞谢的事迹,不料,甫一翻页,面‘色’不由急变,抬头看着庞谢,厉声问道:“你这人怎么没有记载?”
  庞谢也不说话,只是一笑。
  崔判官冷冷看了他一眼,也不多说,低头去看天平,只见天平左侧沉沉压在下面,右侧高高扬起,显然善事恶事多得多。
  宋定博见状,大声喊道:“你现在还觉得我们有罪吗?”
  崔判官闻言,哈哈大笑,指着几人说道:“你们以为这完了吗?可知‘获罪于天,无可祷也’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说完,他从生死簿撕下一页纸,轻飘飘放在天平右端,霎时间,天平右端沉沉下坠,好像压千斤重担一般,不但将右端托盘压到底,而且压的木案“吱吱”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