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赵云


小说:汉末之天下   作者:几回春秋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皇宫内,云台之上。
  刘宏目光无神的躺在榻上,不时饮一杯美酒。
  下方莺莺燕燕,歌舞曼妙。
  这时,羽林左监许永登上云台,来到刘宏身边。
  “皇弟出城否?”刘宏看了一眼许永,软绵绵的问道。
  “骠骑大将军已离开洛阳!”许永拜礼回道。
  刘宏将手中爵扔掉,起身目视北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为何如此啊!”
  刘宏失声痛哭,文武百官咄咄相逼,各地官吏阳奉阴违。
  九五至尊,竟然没有左右天下的能力。
  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出现在皇帝身上,奇耻大辱不说,还愧对列祖列宗。
  “吾为何要醒?还不如一直醉下去。”
  刘宏又躺回榻上,提起酒壶,猛的往自己嘴里灌。
  当睁开眼再看天下,天下已不再是天下。
  既然掌控不了天下权势,还是醉在美人、美酒间的好。
  ……
  骠骑军军营内,一万五千名士兵准备整装待发。
  镇贼中郎将关羽和讨寇校尉黄忠率领骑兵三千五百名站在军队最前方。有一千五百名骑兵为刘凡的老部下,经过半年的征战,骑术精湛。
  剩下的两千名骑兵也是刘凡老部下,有的是因为战马损坏,而没有战马骑,有的是偶尔经过训练,稍微掌握一些骑术。两千匹战马都是西园良马。
  关羽训练战阵攻击,黄忠训练骑射。两人分将之。
  平虏中郎将徐晃率领步兵五千五百人,列阵于骑兵之后,治军严谨,令行禁止,步兵方阵比骑兵整齐的多。这些士兵几乎都是从天下各州郡的投降黄巾中,精挑细选的青壮。
  身为部曲的高顺率领一千名身材高大的青壮列于徐晃军身后。亦是整整齐齐。
  而另一边鹰扬将军王越率领的五千游侠军队军容混乱,士兵南顾北望,好似还不太适应。
  他们正式的被聚集在一起,这也才第二天,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
  “先回河东,然后从河东北上。”刘凡下令道。
  一入雁门,就会遇到大敌,必须要准备妥当。
  此时刘凡有些怀念他的爱马墨麒麟,不禁感叹人生如戏,世事无常。
  公元一八四年阴历十二月底,离新年只剩下三天时间。
  按照这个时代的日历来算,今日是中平元年,甲子年,已未日。三天后,便是乙丑年。
  这个新年注定要与他们无缘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会处于北上的路上。
  大军收到命令之后,骑兵领头,绕过北邙山,向黄河北边的河东进发。
  路过北邙山,刘凡下车登山,又望了洛阳一眼。
  远远望去,洛阳城气势磅礴,气若斗牛。
  利用北邙山和洛水的有利地形,使洛阳城拔地倚天。
  皇宫布置在洛阳城高地上,衬托至高无上,宏伟壮观。
  西汉时期的长乐未央,也不过如此吧!
  ……
  常山,真定。
  一人一骑,出现在一个亭子。
  此人十八岁左右的年龄,身穿白袍,姿颜雄伟,异常英俊,马上挂着一支银枪。
  他胯下那匹战马通体上下,一色雪白,没有半根杂色。
  “老丈,赵霁家在何处?”
  一名老者带着惊奇的眼神从白马银枪少年身边路过,少年下马相问。
  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身上没有一丝游侠气质,像极了沙场战将。
  “汝是何人?找赵郎何事?”老者反问少年。
  赵霁是名动乡里的义士,时常聚集乡勇亭卒抵御劫匪,多以家资施舍乡民。乡里无人不知。
  “在下赵云,赵霁正是吾家兄!”赵云激动的回道。
  少时离家,十年才归。
  赵云能记得这是自己的家乡,辗转却找不到回家路。徘徊好久,迷乱在沧海桑田中。
  父母早亡,从小与兄相依为命。八岁那年,蓬莱枪神童渊路过冀州,见赵云天资奇异,本想安享晚年的童渊起了收徒的兴趣,遂收赵云为关门弟子。
  赵霁将祖传的涯角枪交给赵云,此为他们兄弟再次相认的凭证。
  涯角,为海角天涯无对,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意思,枪头精钢锐银,配上枪缨,枪杆八尺,又名龙胆亮银枪。
  “赵郎有弟乎?”老者凝神细想。
  天灾**的年代,从小外出十年。谁能记得?就算想起赵霁有个弟弟,怕也是凶多吉少!
  “老了,记不清了。不过赵郎几个月前就已离开乡里了。他将所有家财典卖,施舍给附近乡民,还好屋院尚在,吾带你去看看。”老者摇头对赵云说道。
  赵云动容,牵着马和老者一起来到赵霁家中。
  房屋看起来确实已经尘封已久,在这里,赵云好似找到了一些回忆。
  “吾兄去了哪里?”赵云回过神来,向老者问道。
  “可知骠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还是征北将军时,赵郎已入其军中。现在应该在洛阳吧!”老者向赵云回道。
  老者说话间,赵云忽然看到院中石头上刻着一些字。
  “云弟莫要担忧,兄仰慕征北将军刘凡,只觉男儿当志此,前去投拜。云弟若归兮,可停家中,也可寻迹而来,兄弟迟早相见。”
  赵云摩挲着这些字体,骠骑大将军?他也听闻其大名,他的仁慈更令人敬佩。
  这一年,童渊让他下山,就是为了让他投奔明主,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
  天下大乱,百姓有倒悬之危,不知谁是明主?
  人各有志,在赵云眼中,能救百姓的,就是明主。
  刘凡名声虽令许多世家豪强唾弃,但美名传遍五湖四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刘凡的名声不是一蹴而就的深入人心。而是一点一滴的令妇孺皆知
  从看似白痴一样的散尽家财,虽令河东大族嘲笑。但以此博得功名,领兵剿灭劫匪,升任司马,
  剿灭黄巾,释放俘虏。分粮为民,屯田养民。转战万里,无不以此。
  变法革新,一心为民。抄十常侍家,赈灾各地,将那些民脂民膏重新化用为民。
  “吾这就去洛阳寻找兄长。”赵霁对老者施了一礼,准备离开。
  “且慢,太行八陉,几乎全被太行山叛贼占领,想去洛阳,绝非易事。”老者叫住赵云,低声的说道:“吾儿是亭长,与县令有旧,听闻在二十多天前,骠骑大将军被奸佞陷害,贬至雁门郡,抵挡胡人。雁门郡与常山相临,汝可北上雁门郡等候打听。”
  刘凡被贬的消息外州的百姓还没有收到,但那些郡县权贵肯定收到了这个消息。
  “多谢老丈提醒。”赵云再次揖礼感谢。
  219280300,有兴趣可以加群,提建议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