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 甩掉包袱


小说:日月当空照中华   作者:哼哈大王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早在六月底的时候,辽东镇前路明军一仗没有打,就奉命主动撤离了广宁城和大凌河城。
  这让黄台吉携胜归来精心布下的围点打援计划彻底落了空。
  既然这个计划落了空,那么黄台吉再在广宁城外驻留大军就毫无意义了。
  如今锦州城和义州城的城防情形,他早就知道了,所以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再去攻打宁锦防线的打算。
  因此,在得知广宁城中的守军弃城而走之后,先是派出了鳌拜尾随曹文耀所部,到锦州城外投书议和,然后派岳托率领镶红旗大军北上铁岭、开原一线屯驻,将后金国都城沈阳的北方门户,交到了自己比较信任的镶红旗旗主岳托手中。
  与此同时,对于一直想着要分家单干,特别是屡次提出想要离开沈阳周边、驻兵铁岭开原的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黄台吉却偏不让他如愿,而且将正蓝旗旗下牛录一分为三。
  其中最大的一支,即三十个牛录,由莽古尔泰率领着,一起跟黄台吉的正黄旗大军返回沈阳。
  另一支,二十个牛录,由莽古尔泰的心腹,也是莽古尔泰同母异父哥哥昂阿拉带领,进驻了广宁城。
  莽古尔泰的母亲,在被老奴努尔哈赤抢到手立为大福晋之前,也曾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大福晋,当时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这个昂阿拉。
  只是奴儿哈赤杀了昂阿拉的父亲,把昂阿拉的母亲抢过来当自己福晋的时候,昂阿拉年纪还很幼小,所以不仅留下了性命,还被当时正受奴儿哈赤宠爱的母亲,带到了赫图阿拉城中抚养长大。
  不过奴儿哈赤杀了昂阿拉的亲生父亲,然后强抢了他的母亲,昂阿拉当时虽然幼小懵懂无知,但是长大之后,还是知道了这些陈年旧事。
  奴儿哈赤活着的时候,他丝毫不敢有何异心,即使自己的母亲因为与代善而被废,然后被杀,他也不敢站出来说个不字。
  但是当奴儿哈赤死了以后,昂阿拉的复仇之心却越来越强烈了。
  由于他不是奴儿哈赤的子侄,也即不是所谓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所以在其母亲死后,只能依附自己的同母弟弟三贝勒莽古尔泰为生。
  而莽古尔泰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自从黄台吉抢走了汗位之后,原本以昂阿拉为耻的莽古尔泰,开始在自己的正蓝旗之中倚重昂阿拉,两人也是越走越近。
  短短几年,莽古尔泰就将昂阿拉安排到了正蓝旗梅勒额真的位置上了。
  这个对奴儿哈赤一家充满了仇恨的昂阿拉,与充满野心的莽古尔泰也是一拍即合,不断地鼓动莽古尔泰与黄台吉作对,支持莽古尔泰另外找个地方自立。
  正因为这样,莽古尔泰对这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昂阿拉非常信重。
  如果不是昂阿拉非爱新觉罗子孙,那么比莽古尔泰还年长几岁的昂阿拉,早就应该是正蓝旗的固山额真了。
  当然了,正蓝旗的这个固山额真,也不是别人,而是昂阿拉和莽古尔泰的另外一个同母弟弟,也就是奴儿哈赤的第十子德格类。
  这个德格类,虽然是莽古尔泰的亲弟弟,但是却跟莽古尔泰不是一条心,而是更偏向黄台吉。
  正像如今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一样,自己明明是二贝勒阿敏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却胳膊肘往外拐,一直死心塌地地支持搞死自己父亲的幕后凶手黄台吉。
  这么做当然是有回报的,比如支持黄台吉的济尔哈朗,如今在阿敏被圈禁之后,接替阿敏成了镶蓝旗的旗主。
  而德格类也年纪轻轻地,就排挤掉了同母哥哥的昂阿拉,成为正蓝旗的固山额真。
  这一次,一心想要外出驻守的莽古尔泰没有如愿,而更加亲近黄台吉的德格类,则领着正蓝旗的另外二十个牛录,被安排到了后金国西面最重要的门户之地,进驻了被明军主动放弃的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在大凌河的下游临河而建,四周都是一片平原开阔地带,除了一条冬季结冰的大凌河之外,没有什么地形地势上的屏障。
  明军在此地筑城很多年了,不过这个城池自从建虏兴兵以来,也在明军和建虏之间多次易手,早就没有了什么商民百姓,如今纯粹就是一座军事堡垒。
  历史上,修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筑大凌河城是为了给后面百余里的锦州增加一道屏障,也是辽东明军表现自己进取之心的标志。
  但是修筑了大凌河城之后,辽东的明军实际上却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因为到了冬季之后,大凌河结冰,大凌河城就无险可守,建虏骑兵完全可以疾驰而过。
  所以为了保障大凌河城的安全,辽东明军就又不得不在大凌河的更东面,不停地修筑堡垒。
  什么前屯、右屯、凌北堡、盘山堡等等一系列堡垒,都是这么来的。
  大明朝廷为什么不断加派辽饷,搞得民怨沸腾,民乱四起?
  就是因为辽东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锦州以北,特别是大凌河东岸修筑一系列的军事堡垒。
  这些堡垒的修筑,当然不能说没有用,因为它们的存在,对建虏来说的确是个严重的威胁。
  但是,当你在野战之中不能决战取胜的时候,你就不要总是去刺激敌人。
  毕竟你光是靠着修筑堡垒,是不能一直修筑到沈阳城外的。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大明这边一直修建,而建虏那边也一直破坏。
  然而修筑起来十分困难,可是破坏起来却十分容易。
  到最后,这些堡垒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还拖垮了大明的财政。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即位之后,虽然通过大肆抄家,让财政问题得以缓解,但是却一直没有下令重新整修锦州以北的城池堡垒。
  包括这座大凌河城,如今基本上仍是天启七年夏被建虏占领破坏之后的残破样子。
  现在,德格类既然带领着正蓝旗二十个牛录,也就是六千建虏军队,进驻了大凌河城,那么维修城池和长途运送补给的沉重负担,也就随之转移到了建虏的头上。
  当内臣郑之惠派出的信使,来到大凌河城外不远的时候,所看到的情景,正是一副大干快上、修筑城池的热闹场面。
  同样是贝勒爵位的正蓝旗固山额真德格类,现如今正带领着麾下牛录以及随军的包衣奴隶们,在城池残破的地方,挖土夯土以版筑之法修筑城池。
  同时,也在重建明军撤退前故意烧毁和破坏掉的城内房屋建筑。
  广宁城中的曹文耀所部,得到撤退消息的时候,大批的敌人就在城外,根本来不及毁掉城池。
  而大凌河城的守军金国凤部则不同,得到消息又早,又没有敌军围城,既然弃城撤退,自然要把所有能够破坏掉的东西,全都破坏了才好。
  外面城墙不好破坏,是城内的房屋建筑,比如粮仓官署兵营民居商铺什么的,能带走的全带走,不能带走的一概全部毁掉。
  当郑之惠的信使远远地射出携带的书信,快马回到了锦州之后,他所带回的这个消息,让何可纲、金国凤、祖大乐等人大为开心。
  他们这些在辽东已经征战驻守了十几二十年的一线将领,哪个会不知道破坏容易建设难?
  哪个又会不知道在宁锦防线的北面或者东面修筑城池弊大于利?
  如今看见建虏本来擅长野战的军队,也进驻到了城池之中,并且开始重复辽东明军已经干了几十年徒劳无功的事情,心里又岂能不畅快?
  对于建虏修筑城池,屯兵驻守,然后与明军对峙,辽东镇的将领们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去年以来,陆陆续续运来辽东前线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已经超过了二百门,光是顶在一线的义州城和锦州城,合计起来就超过了一百门。
  有了这些仿制自重型红夷大炮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一旦朝廷发起反攻,不管你建虏有什么样的城池,都挡不住红夷大炮的轮番轰击。
  所以这些守卫锦州的将领们,一点也不担心建虏方面重修什么大凌河城。
  明军从广宁城和大凌河城干脆利索地撤出军队之后,不仅自己扔掉了一个危险的包袱,而且还将这个包袱一下子转移到了建虏的身上。
  与此同时,锦州城内的守军兵力,也前所未有地达到了一万七千多人。
  有了这一万七千多人,将来即使面对建虏十万大军围城,锦州城也足以自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