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妖书


小说:顾盼成欢   作者:莞迩   类别:古代情缘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这不,前两日庄子上的人才递了消息给顾青未,殷家的三个小子总算是将五两银子凑齐了。
  顾青未已经让人送他们回来了,正准备让宁致远通知殷莫来领人呢,殷莫就自己找上门来了。
  知道三个弟弟这两天就能回来,殷莫也大松了一口气,也没在定国公府多呆,就赶着回去告诉母亲谢氏这个好消息。
  待韩肃和殷莫离开,顾青未和宁致远也没急着回漱云居。
  宁致远拉着顾青未坐到书桌旁,用颇为神秘的语气道,“欢颜,你过来,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然后将两本看着相差不大的册子放到顾青未面前。
  只看到册子封面的几个字,顾青未就不由面上带了笑容。
  两本册子上都写着“闺范图说”四个字。
  ,这本书在前世时可谓是天下人皆知,端王能最后入主东宫,最后成为隆庆帝,说起来还算是得了这的助益。
  三年前,江南有大儒许坤为明女教,采揖历代贤妇烈女折事迹编写了一书,借这些史上为人所称赞的女子来教化天下女子。
  因许坤在江南颇负盛名,所以一书在江南一带流传甚广。
  许坤的本意是好的,可这本最后却没得什么好结果,甚至还一度被人称作是“妖书”。
  事情起源于郑贵妃的兄长郑国泰的江南之行。
  郑家祖籍就是在江南,因如今郑家靠着郑贵妃有了青云直上的造化,郑家族里思忖着但凡能称得上世族的,谁家没有自己的根,谁家的祖坟不是修葺了再修葺?
  郑家人自诩在京城也算是名门了,于是也打起了回江南修葺祖坟的主意。
  负责这件事的,就是郑贵妃的兄长郑国泰。
  郑国泰在江南办完了祖坟一事,回京城时无意得了一本并将之带回了京,后来还当作是解闷儿的东西送到了宫里的郑贵妃手上。
  这原本只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可是郑贵妃心心念念的就是想要帮着儿子宁王争得储位,在看到这本之后,竟然就想了个主意出来。
  像这种足以教化天下女子的书,若是将自己列入其中,岂不是能提高自己在看书的百姓中的威望?
  俗话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郑贵妃比皇后还得百姓的拥护,那宁王是不是也就有了机会?
  也不怪郑贵妃会如此想。
  事实上,因为元昌帝这些年对立储一事的讳莫如深,朝中有许多大臣都多少有了这样的想法。
  宁王比之端王丝毫不差,却因为不是嫡长而不能获封太子。
  反过来说,端王不仅占了嫡长二字,而且文治武功样样优秀,元昌帝却一直拖着立储之事,这岂不就是在给宁王创造机会?
  郑贵妃有了这灵光一闪,当即就拿定了主意,授意兄长郑国泰着人编写新。
  新版的比之原版增补了十二人,以某位史上莫名的贤后开篇,以郑贵妃自己为终篇,书中将郑贵妃塑造成为了天下百姓谋福祉的贤良后妃,通篇对郑贵妃多有赞誉,郑贵妃还亲自为这新版的作了序。
  郑贵妃也了解元昌帝的脾性,这新版的编写好后,并未在京城及其周边流传,而是仍让人在江南等地另刻了新版的慢慢向外流传。
  因一书在江南等地流传已久,而这新版的又与原版表面上并无太大差别,所以并未引起江南等地官员或文人士子的注意,倒也真的渐渐流传开来,也确实让郑贵妃在民间的威望陡升。
  元昌帝虽然并未明着流露要立宁王为太子的意思,但他这么多年压着没立储,这其实本就已经是一种态度了。
  若真如郑贵妃所预想的那般,借着这新版的在民间有了远超中宫皇后的威望,她所谋还真有可能成功。
  但后来,端王一方的人却先发现了两版的不同。
  尔后,朝中一名年轻气盛的御史上疏弹劾大儒许坤,道是许坤著并将郑贵妃列入其中,乃是结纳宫闱,依附郑贵妃,并最终直指立储一事。
  这份奏疏在朝中立即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儒许坤虽曾在朝中做过官,但因年事已高早就致仕回乡了,得知朝中竟然有此种言论,许坤拖着老迈的身子进京敲了宫墙外的登闻鼓,将自己所作的初稿呈到元昌帝跟前,如杜鹃啼血般诉说着自己的冤屈,就差没一头撞死在金銮殿上了。
  在这件事上许坤确实是遭受了池鱼之殃,他的书被人改头换面了四处流传,这本就与他并无关系,如今却落得个差点不得善终的结果,这激起了朝中许多文官的义愤,群臣皆上奏元昌帝,要求严查此案。
  经此一事,这也就被人们称作了妖书,这件事也被称作是“妖书案”。
  因此事影响太大,元昌帝立即就着了锦衣卫严查。
  郑贵妃等人就算事情做得再隐秘,在锦衣卫的严查之下也总能寻到蛛丝马迹,最终的结果当然也就摆到了元昌帝的御案之前。
  这件事之后,郑贵妃自然落不了好。
  而朝中那些早就希望元昌帝尽早立储的老臣们,也深感储位多年不定带来的隐患,唯恐若是再拖下去,这次的事还会再上演,于是联名上了折子请元昌帝立储。
  端王也就此成功入主东宫。
  可以说,若不是郑贵妃没把准元昌帝的脉搏,端王也不可能这般什么都没坐就成了太子。
  顾青未看着面前的两本,轻吁了一口气,然后看向宁致远,“这一次,由咱们先一步卖许皇后和端王一个大人情。”
  宁致远笑着点头。
  元昌帝本就忌讳皇子与朝臣结党,所以定国公府不可能在储位未定的情况下就旗帜鲜明的站在哪一边,但要送两本书给许皇后解闷儿,这却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