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迎宾


小说:晋周春秋   作者:凉血青年   类别:上古先秦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箕牧是晋周手下最有文化的一个家臣。
  但晋周穿越过来之后,强迫狐冲、莱犁、狼贲这三位苦读了几个月,总算也能派上些用场了。
  所以他们四个加上主君晋周自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总算把《晋周语》抄写了几套出来。晋周甚至亲自检查,错处都要用青铜小刀刮掉重写!
  为什么这么着急呢,都不等再造出一批上好的纸张,非要写在竹简上?
  因为晋国正卿栾书的书信,一个月前被信使送到了成周,交到晋周手上。在信中栾书告诉晋周,十月底的某某日,新军佐郤至就会到达成周洛邑,到时候请公子务必前往迎接!
  晋周当即表示,一定会去洛邑郊野,亲自迎接新军佐!
  “时不我待,时不我待!”信使离开后,激动的晋周不小心又发明了一個成语。
  不怪晋周这么激动,这次来的不是郤至,而是国君的宝座啊!
  郤至一行抵达洛邑近郊那天,晋周果然身着盛装,带着小弟杨干、四位家臣等一众随从,庄重地迎接郤至。身后的车上还装着美酒嘉肴、青铜美玉,为祖国的使臣们接风洗尘。
  郤氏三卿,分别是郤至、郤至之兄郤锜、以及郤至的族叔郤犨。郤锜是上军将,地位最高,郤犨是新军将,郤至职位最低,只是新军佐。但郤至却是最有才干的一个,也是最跋扈一个,甚至敢和周天子争夺田产,把官司打到晋厉公面前才罢休。
  因此郤至对晋周这个流亡公子也不甚重视,行礼的时候面色带着点不屑,与晋周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晋周亲自举起酒樽向郤至祝酒,郤至也不好拒绝。饮罢,晋周又让手下抬过来装订整齐的几十卷竹简,说久闻晋国的大夫叔向、师旷二人好学多才,特地准备了两套《晋周语》,希望能新军佐回国时能够顺便带给他们。当然了,郤氏也有一套。
  “羊舌氏的叔向,和那个乐师师旷?”郤至皱着眉头,不知道这个流亡公子怎么会认识这两位。
  晋周又表示,车上的财物,则是献给晋国国君和郤氏的谢礼。
  说是给国君,但是到了郤氏手里,他们怎么会再送出去呢?郤至看了看车上的财货,脸色好看了一些,态度也变得客气多了,答应给晋周将竹简带到。接着又客套几句,就继续往洛邑去了。
  自始至终,郤至都没有对晋周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但是在有心人眼里,这一番已经足够了。
  晋周观察着眼前陆续经过的一行人,想看看哪个像是晋厉公派的眼线。还真有几个看上去不太对劲,其中一个朝晋周脸上看了好几眼,满腹心思的样子。
  “嗨,瞎操什么心呢。但愿那叔向和师旷,能够仔细看看我的‘著作’。”晋周记得很清楚,在真实的历史上,叔向一心维护公室的利益,而师旷也是一个少见的贤人。如过能够早点与他们二人搭上线,也不枉郤至来这一趟。
  “这大概也算是废物利用吧。”晋周望着远去的郤至,暗暗想到。
  “兄长?”杨干下了车,换上一匹马,来到晋周身边。
  杨干比晋周小了一年左右,从小就不太听父亲的话,整天上蹿下跳,惹是生非,也不好好跟随单公朝学习。自从晋周对单骑走马动了心思,杨干也跟着喜欢上了骑马,别看他小小年纪,倒是挺有运动天赋,很快骑术就超过了仲兄。
  杨干此时兴高采烈地骑在马上,说:“仲兄,我看这新军佐郤至,对吾等不太恭敬啊。”说着,手里却多了一把弩。
  关于弩的起源,后世的学者有诸多考证和看法,有的说是春秋时期楚国琴氏发明的;有的则说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弩。
  晋周则发现,此时的成周洛阳已经有弩的存在了,但是基本上没有在军队装备,弩的形制也很原始。
  作为穿越者,晋周自然很重视这一新鲜事物,于是他亲自指导、亲自试验,按照自己粗疏的记忆,稍微改进了弩机、加高了望山,关键零件用青铜来铸造,并且悬赏工匠让他们想办法努力提高弩的射程。不过这么短的时间,效果有限。
  杨干继续说道:“仲兄!你改良过的弩,还真的挺好用的,我平时练习,射出十只弩箭,八只能中靶心!用弓箭却只能中五六发。所以我刚才想到,假如我照着郤至的后心来上一发,彼辈八成得殒命在此!”
  “小子慎言!”晋周听了一阵紧张,板着脸厉声训斥道。晋周依稀记得,杨干历史上确实给晋悼公惹过一个不大不小的祸事。但是在这个时代,最值得信任的除了血亲还能有谁呢?何况晋国公室近亲血脉实在是凋零,以后回到晋国,多少得抬一抬杨干,但他要是真的这么轻浮……
  晋周想到这,扬起鞭子就给了杨干一下。
  “哎呦!”杨干吃痛,脸上的笑也不见了。
  “卿族是能随便射杀的吗?你忘了我对你讲过的晋灵公的故事了吗?”
  杨干毕竟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被兄长叱骂之后,垂头丧气,也不再骑马,又回到车上去了。
  晋周只好安慰了他几句,又问道:“你试用弩的时候,十只弩箭,用了多长时间射完?”
  “唔……大概比弓箭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这就是弩的问题了,虽然使用起来比弓箭简单许多,不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上弦也慢。
  “这些问题以后再考虑吧!”晋周想到。接着问道:“你这孺子,也别整天只顾着骑马射箭了,我给你的那些文章你倒是看了没有?”
  杨干吐吐舌头说:“看了。”
  “那我问你,‘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是什么意思?”
  “这……是,是今天有人不如有兄弟,呃……”
  这是诗经里的话,讲述的是贵族兄弟之情,用来规劝贵族子弟兄友弟恭,家族和睦。杨干显然是没学过,只能听个大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不羞学,不羞问。承认自己不知道,去学习,才是君子之道。”接着晋周就与杨干详细解释了此诗的含义。
  杨干听了一会,重新换上笑嘻嘻地表情:“仲兄,你可真有学问!”
  唉。晋周摇着头准备离开了。但杨干叫住了他。
  “兄长!”杨干举着弩对晋周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如果将来有人敢对兄长不利,我杨干一定一弩箭射爆他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