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刘学文的教导


小说:知否笑长歌   作者:荥开   类别:无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李安有些疑惑,不知道刘学文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学文见李安还没有反应过来,叹气道:“你想为为师争口气,为师很是欣慰。但是你故意让顾二公子在名次确定后,才把诗念出来,有些太过了。”
  “老师,孔夫子都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他上面挑衅在先,就是想让老师出丑,学生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李安说道。
  没错,李安是故意让顾廷烨名次确定才把那首诗念出来的,他还特意交代过,若是冯希会没能夺得第一,就不用拿出来了。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许世高最得意的时候出丑。
  “你觉得为师是那种迂腐之人吗?你这么做有些太过了,事后肯定有人知道这其中的内情,你报复心如此重,对你的名声很不好。”刘学文说道。
  他并不怪李安让许世高丢脸,但是凡事得留一线。
  李安那么做,确实让许世高丢尽了脸面,却给人一种报复心太重的感觉。
  而且他也担心李安报复心太重,对他以后的成长不利。
  李安此时也明白了刘学文的意思,躬身道:“老师,学生明白了。”
  虽然刘学文的观点他不认同,但是他明白刘学文是为了他好,并没有去反驳。
  刘学文脸色缓和了下来,说道:“你能明白就好,以后凡事要三思后行,不可冲动。昨日你若是早早的把诗拿出来,许世高心胸狭隘,目的没达到,必然十分郁闷。也没人会觉得你是在刻意报复他,这样既达成了目的,又不损害自身。”
  “多谢老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李安说道。
  若是之前他还有些敷衍,现在是真心道谢。
  刘学文说的没错,他昨天的那种行为多少有些损人不利己了。
  虽说诗会扬名了,但是扬州官员都不是傻子,对于刘学文和许世高的恩怨都清楚。
  李安那么做的目的,他们自然能够猜出来。
  他这么做,不仅给扬州官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还让许世高恨上了他。
  若是他只是正常参加诗会,一样能让许世高郁闷,还不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印象。
  这次的事情也让李安警醒了过来,自从拜了刘学文为师,和顾廷烨盛长柏成了朋友,他确实有些飘飘然了。
  盛家马上也要去汴京了,届时顾廷烨也会离开。
  若是刘学文也调离扬州,他倒是可以跟去求学,他父母却还得在扬州生活。
  “你也别太过担心,毕竟你还小,做错事很正常,等过段时间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刘学文说道。
  “嗯,学生明白。”李安点了点头。
  “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需要问的?”刘学文问道。
  “学生暂时没有问题。”李安说道。
  他现在心有些乱,也没有心思请教。
  “明日就开学了,伱也升入中舍了,为师今日就不给你留功课了。”刘学文说道。
  “老师,那我去给婉儿妹妹讲会故事,就回去了,明日开学,学生还要准备一下。”李安说道。
  “嗯,去吧。”刘学文点了点头。
  李安离开书房,把白蛇传最后一点给刘婉儿讲完,便带着石柱离开了刘家。
  ……
  开学后,李安就进入了中舍,每天除了上学外,偶尔也和盛长柏顾廷烨聚在一起吃饭闲聊。
  有次顾廷烨喝多了,讲出了一个隐秘,李安猜测这个世界之所以和他所知道的那个大宋有些差别,就是和顾廷烨说的那个隐秘有关。
  李安虽然对宋史不是特别了解,却也知道太祖后面是太宗皇帝继位。
  因此还流传了“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两个版本的猜测。
  然而顾廷烨那日喝醉了却说太祖皇帝生了重病,有個皇子造反,太宗皇帝带兵平定了叛乱,太祖皇帝临死前把皇位传给了太祖。
  当然了,所谓的皇子造反,太祖皇帝传位给太宗皇帝的事是真是假,李安也不得而知。
  顾廷烨说出来后,就被盛长柏给喝止了,那日过后,顾廷烨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
  李安觉得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的不同,导致这个时空和他所知道的那个宋朝,出息了差异。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蝴蝶效应,不过造成这个蝴蝶效应的是古人,并不是他这个穿越者。
  二月初,盛家大房的盛维陪同盛长柏一起,乘船送华兰前去汴京完婚。
  盛长柏离开扬州没几日,从汴京传来的两封任命书,成为了扬州最热门的话题。
  一封任命书是任命盛纮为承直郎,尚书台任。
  承直郎是正六品的文散官,尚书台任正六品的实职。
  盛纮本来就是正六品,乍一看,好像只是平调,并没有升职。
  然而这可是京官岂是地方官员可比的。
  而且盛纮任职的还是尚书省,虽所宋朝设立了三司,三省的权利比别的朝代小了很多,尚书省仍然是很重要的部门之一。
  令一封任命书则是给刘学文的。
  任命刘学文为从六品通直郎,担任从六品侍御史。
  扬州一下有两个官员调入汴京,成为扬州百姓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事。
  李安得知这个消息,也愣了半天。
  盛纮调如汴京他是知道的,但是没想到刘学文竟然也被调入了汴京。
  这一段剧中并没有提到过,不过想到刘学文剧中都没出现,他就释然了。
  升迁调任这种事情很常见,平常最多恭喜一下面子上过的去就行了。
  毕竟大家以后就天各一方,弄不好以后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
  但是成了京官就不一样了,以后指不定就飞黄腾达了。
  因此扬州官员知道后,每天盛刘两家拜访送礼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刘学文不喜这些,应付两天后,就开始闭门谢客了。
  “子谦,为师这几日事多,还没问过你,再有两个月为师就要启程去汴京了,你这边有什么打算?”刘学文问道。
  虽然任命书下来了,但也不是立马就能走的,收拾东西交接工作,都需要不少时间。
  朝廷对这方面也比较宽容,给了三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