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另一边


小说: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乐   作者:非有常非无常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应天府。
  神机营外的空地上,不知何时已经是重重戒备,身穿战甲的将士持枪而立,似是一片漆黑的钢铁丛林拔地而起。
  空地中间,被摆上了地毯。
  朱棣坐在那里,表情从容且淡定,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他,早就没有什么可以掀起他内心的波动。
  带着硫磺的空气吸入了他的鼻腔,这种味道朱棣很熟悉,是火药的味道。
  道衍站在一旁,似笑非笑,等了许久,方才问道:“陛下找我何事?”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朱棣神情平静,无喜无悲:“咱的不孝孙子离开应天府前,曾经去往兵仗局,和那里的内官交谈,画下了不少图纸,要求制造新式火器。”
  对此,道衍倒是不觉意外。
  大明的火器十分发达,有很多天马行空的创想。
  只是朱棣早已写好了定制,所有火器要怎么制作,要求是什么都写的一清二楚,同时所有火器上面都有编号,若是不合格,可以直接追责制造的工匠。
  换言之,明朝的火器是有标准的。
  现代人在网上看到的明代的超越时代的火器,确实存在,只是因为制作原因,没有大规模普及。
  对于朱棣来说,只是中看不中用的玩具。
  当然,这种“玩具”每年都有不少。
  还是那句话,大明批量制造火器的时间在三月和九月,其他时间虽然也会制造火器,但大体还算清闲,总有些闲着没事干的官员和工匠突发奇想,制造出些有的没的。
  道衍觉得朱悟净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
  “制造火器不是应该找神机营,或者军器局吗?”道衍随口一问。
  朱棣道:“兵仗局也制造火器,只是数目不多……咱觉得那孩子应该是在暗示咱。”
  道衍微微颔首。
  恐怕这些新式火器,就是专门放到朱棣眼皮子底下的。
  俗称——画饼。
  说起这事,朱棣也忍不住抱怨起来:“咱这个孙子聪明是聪明,就是心眼子太多,而且不喜欢把话说透,就爱这种打哑谜的方式,让别人去猜他的心思。”
  道衍笑笑不说话。
  此时,兵仗局的掌印太监上前恭声道:“陛下,世子设计的新式火器已经准备好了,可要让下面的人展示一二?”
  朱棣微微颔首,又问道:“那小子设计的火器是你们兵仗局造出来的?”
  掌印太监迟疑片刻,旋即说道:“请了军器局的工匠相助,这些火器多是一位提举和他的门人一起制造出的。”
  “那提举在吗?”
  “在!”
  “叫他过来。”
  不久之后,一个身穿便服,脸上虽然干净,却还带着一点灰的中间人出现在了朱棣和道衍的眼前。
  朱棣眯起眼,问道:“你看着有些熟悉。”
  那人立时行礼道:“小人是军器局提举,名为陶穹。”
  听到这个名字,朱棣觉得有些耳熟,沉吟片刻,便恍然大悟,说道:“你是陶万户家的孙子,当年朕组建神机营,还从你们那招了不少人。”
  陶穹道:“家祖正是陶成道。”
  这陶成道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
  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
  元末时期,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献火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
  晚年,陶成道把四十七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
  不幸火箭爆炸,陶成道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关于火器,陶家也算是家学渊源深厚,在朱棣建立神机营的过程中,自然招揽了不少陶成道的徒子徒孙,就连这位陶穹也得了個军器局提举的官位。
  朱棣笑道:“我那孙子才离开十多天,你就作出了他画的火器,手艺倒是精湛,你觉得朕那不孝孙子设计的火器如何?”
  陶穹没有一刻迟疑,直接回道:“火器之事,我懂得不多,只是世子提出的火药改良之说,简直惊为天人,我已经有所成效,若是可以,还请陛下准我去世子身边,求学阐教‘格物’之道!”
  说到这里,陶穹的脸色激动地涨红。
  朱棣眼眸微阖,说道:“哦,之前那孩子在报纸上宣扬‘筑基’之道,其实不过是数算和测地之术,至于明日所要传道的‘炼丹’也只是玄之又玄之说。这个‘格物’又是什么,让你如此推崇?”
  陶穹平复心绪,语声颤抖地说道:“那日世子随口写下了改良火药的意见,我已是惊为天人,恨不得立刻作出新式火药,好飞上天穹。”
  “陛下或许不知,说起飞上天穹,就必须说起我祖父。”
  “洪武二十三年,祖父将火焰装在椅子上,想像烟花一样飞上天,却被炸了个粉身碎骨,但是我等后人继承祖父的遗志,我名为‘穹’,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飞上天穹!”
  朱棣听到这话,眉头皱起,觉得这个提举的废话有点多。
  但是。
  毕竟是可以短时间将瞻壑的设计图变成现实的人才……
  对于人才,朱棣的态度从来都是容忍,虽然会敲打,但也只是敲打而已。
  也是因此,朱棣的手下才有如此多的正人君子,以及为了社稷敢于谏言的能臣。
  等到陶穹说完往事,方才说道:“那日世子随口留下火药的改良想法,我随口问,能否用来飞天,世子说飞天倒是不难,只是需要足够的‘格物’知识。”
  “我又问,‘格物’知识,可是儒家的那个?”
  “世子说不是,而是他们阐教的‘格物’,只要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
  说到这里,陶穹有些惋惜。
  “只可惜世子被王爷拉走,没时间详谈,现在我就想去找世子,问清楚如何飞天,以全我陶家三代的夙愿。”
  听到这话,朱棣基本懂了。
  原本还以为是个想要攀附汉王一脉的投机分子,没想到只是一个痴人。
  朱棣也不愿多计较。
  “那你向朕说说这新式火器吧。”
  陶穹微微颔首。
  远处的一个侍卫立刻将一柄从未见过的铳呈上。
  陶穹介绍道:“此物世子取名为‘鸟铳’,因其可以打中天上飞行的鸟儿而取此名,同时也可以称为‘火绳铳’,因为点火装置有着一根火绳。”
  “可以打中天上的飞鸟。”朱棣一把拿起鸟铳,饶有兴致:“此物如何使用,细细与我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