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辨三英


小说: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类别: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张飞回答的如此理所应当,李孟羲嘴角撇了撇,然后想笑,嘴角动了又动,最后,彻底忍不住了。
  “啊哈哈哈哈……”李孟羲突然仰天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李孟羲像是嘲笑一般,边笑边摇头。
  “何故发笑?”
  张飞不满发问。
  李孟羲笑得咳嗽连连,好不容易止住不笑,他擦了擦眼角笑出的眼泪。
  张飞张翼德,涿郡豪强。
  何为豪强,地主也。
  古代的地主,是何德行?或许有地主是好人,但整个地主阶级,其本质是属于剥削阶级,在两千年吃人的社会之中,罪行累累。
  失望啊,原来出身地主阶级的张飞,他原来是这么想的。百姓就该原地饿死,造反罪不可赦。
  张飞是豪强,自然站在豪强的角度考虑问题。
  “三将军说,百姓纵饿死,不该造反。此言,大谬!”
  李孟羲一拍矮几,豁然起身,瞪着眼睛,毫不畏惧的盯着张飞。
  张飞本不欲与一个娃娃一般见识,只是,方才李孟羲说汉室将亡,张飞就很不痛快,现在,这娃娃又敢朝自己咋呼,张飞气不打一处来,顿时火大,一捋袖子就准备教育这不知高低口出妄言的娃娃。
  关羽知晓三弟性情,怕李孟羲挨揍,关羽忙起身两步抢步过来,拦在张飞面前,“三弟,你还跟一个娃娃抡胳膊?好不知羞!”
  关羽按住了气呼呼的张飞。
  “敢问三将军,天下之田,皆是百姓亲种亲耕,一米一粟,皆由百姓而出。
  如今灾年,种粮之百姓,饿死者累累,不事农桑之上位者,脑满肥肠。
  某问三将军,为何种粮之人饿死道旁,手不染泥者,肉臭朱门?何以如此?
  家师曾作悯农一首,将军不妨一听。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某年幼,不能解诗中深意,请三将军教我,为何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
  为何?
  为何!”
  李孟羲面色微冷,厉声发问。
  虽他年纪尚小,声音稚嫩,厉喝之声,震耳发聩。
  在那一刹那,李孟羲小小的身影,如若代表着亿万黎民声嘶力竭的呐喊,势比千军万马,接连两声“为何!”
  直触人心底,令人心头一颤。
  帐中之人,反应不一而足。
  张飞依然瞪大着眼睛,脸色涨的黑里透红。
  他想驳斥李孟羲几句,却发现,无从反驳。
  关羽丹凤目大睁,惊讶无比的看着李孟羲。
  关羽熟读兵书,更多读典籍,尤好春秋,关羽学问自是不凡。
  悯农一首,听在关羽耳中,无异警世之言。
  此时,李孟羲直斥张飞,他背对刘备。
  刘备怔怔的看着李孟羲站的笔挺的背影,此时,刘备耳中,不停的回荡着“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这句话,一遍又一遍的回荡,刘备迷茫了。
  “玄德公。”李孟羲声斥张飞之后,转过身来,朝刘备轻施一礼。
  刘备正愣神之中,突然醒了过来。“……奥,坐!”刘备忙伸手,请李孟羲落坐。
  谈封建土地阶级,与农民天然的阶级冲突,真深切的说起来,必然要说到皇权与百姓的对立,未免太惊世骇俗。
  况且,今是谈天下之势,并不是深刻剖析百姓和统治阶级天然的对立来的。
  自知跑偏,李孟羲眉头微皱,从新梳理下了思路。
  片刻,李孟羲理清了思路,他清了清嗓子,“若论如今大汉形势,十二个字——百病丛生,陈疴久矣,积重难返。”
  想起以前历史课上关于王朝末年封建王朝遇到的种种问题,李孟羲摇头,皱眉不已。
  一语让刘备心惊。
  积重难返,好一个积重难返,一语中的。
  刘备已隐约觉得,纵黄巾事了,大汉依然危机四伏,只是,为何危机四伏,刘备却怎么也想不通,也说不明白,听了李孟羲一句话,顿时,让刘备茅塞顿开。
  一句话点醒了刘备,完全说到了刘备心里。
  “请……请孟羲教我!”刘备诚惶诚恐的发问,失了方寸。
  “怎地就积重难返了?黄巾军有何惧之?俺凭手中丈八蛇矛,一矛捅死一个,两矛捅死两个,把黄巾军杀他个干干净净,何愁天下不定?”
  张飞不满,又生刮躁,认为李孟羲是危言耸听。
  谈话被打断,刘备面色不虞,“二弟!”他一挥衣袖,招呼关羽把闹事的张飞给拉出去。
  李孟羲见状,按住刘备的手臂,“哎,玄德公,无妨!”
  张飞所想,未尝也不是关羽所想。
  今番辩论,非只是说服刘备便就成了,刘关张三人,亲如一人,关羽张飞,也应在说服之列。
  不然,只说服刘备一人,则必与关张二人生隙。
  李孟羲沉思数息,再次起身,缓缓走到张飞面前轻轻拱手施礼。“将军以为,杀光了黄巾军,真的就能天下太平?”
  张飞把眼一瞪,“如何不能?”
  “如何不能?呵。”李孟羲笑了。
  “若论杀人,将军却是比不过秦王嬴政。想暴秦之时,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而今始皇安在?”
  “若杀人有用,今日,尚是秦朝。”李孟羲稚嫩的声音缓缓响起,声音不大,听在刘备关羽耳中,两人也是眼睛一亮。
  张飞张了张嘴巴,又是语滞。
  看镇住了张飞,李孟羲继续侃侃而谈,“黄巾纵为疥癣之疾,不足为虑。”
  “然天下乱象已显,朝堂上下倒行逆施,汉失其德,社稷恐有倾覆之危……”
  “孟羲,言过了!”
  张飞身旁,关羽听李孟羲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朝廷不是,关羽忍不住出言反驳。
  “黄巾之乱虽势如水火,然九州之内多有志士起兵共讨黄巾。前日大兴山一战,我兄弟三人所统义兵不过五百,便破黄巾数万。以此观之,黄巾虽众,却无一战之力,覆灭不过须臾之间。”
  “待黄巾事了,朝廷励精图治,岂不四海升平?孟羲所言大汉天命已失,是否太过武断?”
  关羽丹凤眼微眯,眼睛睥睨向下,俯视着李孟羲。
  关羽忠于汉室,当李孟羲汉室天命已失,触动了关羽正和底线,关羽暗怒。
  只是因为李孟羲是个小孩子,不好明面发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