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货卖学问


小说:汉末第一兵法家   作者:南宫我梦   类别: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不管怎么说,李孟羲确实会背《孙子》兵法,也确实是读过书的。
  李孟羲谈吐已露不凡,刘关张三人很好奇,李孟羲所说的跟异人求学,异人是谁。
  异人是没有的,之所以杜撰一个异人,是李孟羲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用来给自己所学安排一个合理解释。
  三人问异人名讳。
  李孟羲一本正经的回复,“家师有言,其名讳,不可告之他人。”
  李孟羲如此回答,刘关张三人信以为真。
  隐于深山之间,世人不知其迹,不知其名,确是高人做派。
  三人再问,如何与异人相遇,一副八卦模样。
  李孟羲说,家师不让说。
  三人再问,异人是何方人士。
  李孟羲依然说,家师不让说。
  实在是因为,不太好编理由。
  第一个问题,如何与异人相遇。
  该如何回答?
  “某幼时在村口玩耍,有异人至,说某骨骼惊奇,为万里挑一之才,欲带某入山教导,某于是随异人而去。”
  的确可以如此回答。
  但是,经不起细究的。
  第二个问题,问异人是何方人士。
  这如何回答。
  若随口一说,说是幽州人。
  刘备再问,幽州何地。
  这,李孟羲怎么知道幽州有什么地方?
  作为一个现代人,古代地理知识,行政划分,一窍不通,说是个半文盲也差不多了。
  如是数问,李孟羲只说家师闲云野鹤,不愿让外人知晓其踪迹,刘备关羽见问不出什么,只好遗憾作罢。
  刘备再看李孟羲,如今听闻,李孟羲得异人传授学问,再打量李孟羲,刘备就感觉,此子神情镇定从容,与人视,目不移闪,风轻云淡的模样,不输大人。
  李孟羲既然说得异人教导,刘备分外好奇李孟羲所学如何。
  前边的问题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回答,而且,很有回答的必有。
  把拿的出手的学问拿出来展示一下,也好,展现自己的价值。
  若不展露一番能力,岂不就是,锥在囊中,人不知也。
  此番作为,是李孟羲拿自己仅有的本钱,来货卖出应有的价钱。
  李孟羲沉思片刻,“某学甚杂,学有数算,文章,化外番邦胡语,强身健体之术,天文,地理,医术,机关造物,些许军略之术等等。”
  李孟羲开口就是一串名词脱口而出。
  别的先不管,单一下能说出这么多名目,已经让人眼前一亮了。
  刘备关羽不由得坐直了身体,他们看着李孟羲,目光炯炯。
  刘备欲言又止,想出言考教学问,又觉得不很合适。
  李孟羲有意展露所学,要的就是一鸣惊人,刘备不问,李孟羲也要说。
  “某精于数算,玄德公可以数算问我。看某算的对是不对。”李孟羲笑着说到。
  刘备尚未开口,一旁关羽问到,“某有一问。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
  关羽问了随意问了一个问题,问完,静等李孟羲解答。
  李孟羲听完,懵了。
  首先,一下没听清楚问题到底是啥,其次,“竹高一丈,末折低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
  这个题干李孟羲就没弄懂。
  李孟羲心呼完蛋,汉代的数学问题,不至于太难,李孟羲本以为,自己的数学知识放在汉代,很出类拔萃的。
  没想到,忽略了现实问题。
  丈为何,尺为何,末折是啥,去本三尺又是啥。
  李孟羲抓耳挠腮,再无淡定。
  刘备关羽看在眼里,相视一笑,微微摇头。
  在刘备关羽看来,李孟羲年不过七八岁,一个小娃娃,纵然得异人教导,然而就这么大一点,能学到多少学问,还是未知之数。
  “关将军,一丈为几尺?”李孟羲抬头问。
  这问题,常识极了。
  就算是乡间孩童,就算不识字,也不至于不知道一丈有几尺。
  关羽惊讶李孟羲竟不知尺寸。
  “一丈十尺。”
  “奥。”李孟羲点了点头,那就把题干中的丈换成米,尺换成分米,用更熟悉的单位来算好了。
  “关将军,末折抵地,此作何解?”
  关羽看了李孟羲良久,最后让李孟羲到他身旁,关羽拿起火把,又抽出腰间短刀,在地上画了简图,给李孟羲解释了题干的意思。
  原来,看关羽画的简图,只看了一眼,李孟羲便有了九成猜测,这是个几何。
  就是说,一个竹子,本来高一米,这是,折断了。
  折断的竹竿抵地的地方,离竹子根部,直线距离是六分米,问,竹子剩多高。
  这一题是勾股定理。
  已有的数据是,竹子一直角边,长为六分米。
  另一直角边和斜边想加为一米,求另一直角边长度。
  勾股定理加方程。
  还是一元一次方程。
  题干能明白了,李孟羲想要演算,手中无笔,只有默算,片刻之后。
  李孟羲得出了答案,题干问,高者几何。
  答案是,4.55尺。
  李孟羲就要回答,又一想,这个四点五五尺,汉代数学与后世不同的,应无有这个小数点。
  应用分数来答。
  “四尺又二十分之十一尺,可对?”
  李孟羲答到。
  “嗯!”关羽满意的点了点头。
  “某还有一问,可愿再答?”关羽见李孟羲算的正确无比,如此聪慧的娃娃,他有心再试。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关羽问。
  这个问题,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
  题干李孟羲也一下能理解。
  略做思考,这一题列个方程组就可以解决。
  设鸡为x,兔为y。
  一只鸡,有头一个,一只兔,也有头一个。
  鸡兔共有头,三十五只。
  x+y=35.
  鸡有脚两只,兔有脚四只。
  即,2x+4y=94.
  算得
  y=12
  x=23
  即,鸡有23只,兔12只。
  在关羽把问题问出数息之后。
  李孟羲飞快的算完,
  “有鸡二十三只,兔十二只。可对?”
  关羽点头。
  “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间径几何?”
  “十三寸。”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为亩二百四十……平方……步?”
  李孟羲愣住了。
  他不懂汉代单位该如何换算。